-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慈云(cí yún)的意思:形容人的脸上和善宽厚的笑容。
从天(cóng tiān)的意思:指突然出现或降临,形容事物突然发生或突然出现。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典型(diǎn xíng)的意思:指某种事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或特点。
叠嶂(dié zhàng)的意思:形容山峦重叠,连绵不绝。
拂尘(fú chén)的意思:拂尘是指用扇子或拂尘轻轻拂扫,比喻轻轻地触动或扫除。
画图(huà tú)的意思:用图画或图表等形式来表示或说明事物。
讲座(jiǎng zuò)的意思:指专家学者在特定场合进行的公开演讲或教学活动。
乔松(qiáo sōng)的意思:指人的行为高尚、品质纯洁,不受外界诱惑而坚守正道。
瑞露(ruì lù)的意思:指好运连连,事事顺利,充满吉祥和幸福的景象。
扫除(sǎo chú)的意思:清除、清理、清扫
未足(wèi zú)的意思:不够,不足够
烟波(yān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烟雾缭绕,波纹起伏的景象,形容水面景色美丽、宜人。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云为(yún wéi)的意思:指事物变化多端,无法预测或掌握其发展趋势。
- 翻译
- 清扫落叶去除尘埃,虽然讲座空荡还有台。
寒冬时节松树依然挺立,山峦叠嶂如画展开。
无需期待祥云降下甘露,应是慈祥的云彩为我而来。
相信边疆的甜蜜如同蜜糖,吟诗不足以回报崇高的山峰。
- 注释
- 扫除:清扫。
黄叶:落叶。
尘埃:尘土。
尚:仍然。
有台:存在讲台。
乔松:高大的松树。
典型:典范。
烟波:雾气和波光。
叠嶂:重叠的山峰。
瑞露:吉祥的露水。
天降:从天而降。
慈云:慈祥的云彩。
须信:必须相信。
中边:边疆。
甜似蜜:像蜜一样甜。
吟诗:吟诵诗歌。
崔嵬:高峻的山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中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术和修养的追求与向往。开篇“扫除黄叶拂尘埃”两句,设定了一个秋末或冬初的场景,诗人已清理掉落叶和浮尘,显露出一片干净的空间,这里象征着心灵的澄清。
接着,“讲座虽虚尚有台”,即便是实体的讲学之地不再,但精神上的讲堂依旧存在。这里“台”字承上启下,与后文“典型在”相呼应,表明诗人对于学问和传统的尊崇。
第三、四句,“岁晚乔松典型在,烟波叠嶂画图开”,诗人以年迈古松比喻经典不朽,同时景象转向山水之间,以“烟波”、“叠嶂”营造出一幅动人的自然风光画卷。
下片“不须瑞露从天降,应是慈云为客来”,诗人感受到一种非凡的滋润,不需要天赐的甘露,因为有着如慈母般温柔的云朵在此地游走,为这宁静之所带来了生命之水。
末尾两句,“须信中边甜似蜜,吟诗未足报崔嵬”,诗人对待知识和修养的态度是坚信不移,这份甘美胜过世间任何甜蜜。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追求永无止境,即便是在高深如崔嵬(形容山高)的地方,也无法完全表达这份报效之情。
整体来看,诗中蕴含着对知识传承、自然美景和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融合了哲理与美感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和许阁老霁后慈恩寺杏园看花同用花字口号
杏林微雨霁,灼灼满瑶华。
左掖期先至,中园景未斜。
含毫歌白雪,藉草醉流霞。
独限金闺籍,支颐啜茗花。
送卢处士归嵩山别业
世业嵩山隐,云深无四邻。
药炉烧姹女,酒瓮贮贤人。
晚日华阴雾,秋风函谷尘。
送君从此去,铃阁少谈宾。
白舍人曹长寄新诗有游宴之盛因以戏酬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观李凑所画美人障子
爱尔含天姿,丹青有殊智。
无间已得象,象外更生意。
西子不可见,千载无重还。
空令浣沙态,犹在含毫间。
一笑岂易得,双蛾如有情。
窗风不举袖,但觉罗衣轻。
华堂翠幕春风来,内阁金屏曙色开。
此中一见乱人目,只疑行到云阳台。
小鸟篇上裴尹
藩篱小鸟何甚微,翩翩日夕空此飞。
只缘六翮不自致,长似孤云无所依。
西城黯黯斜晖落,众鸟纷纷皆有托。
独立虽轻燕雀群,孤飞远惧鹰鹯搏。
自怜天上青云路,吊影徘徊独愁暮。
衔花纵有报恩时,择木谁容托身处。
岁月蹉跎飞不进,羽毛鹪悴何人问。
绕树空随乌鹊惊,巢林只有鹪鹩分。
主人庭中荫乔木,爱此清阴欲栖宿。
少年挟弹遥相猜,遂使惊飞往复回。
不辞奋翼向君去,唯怕金丸随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