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寒》全文
- 注释
- 老子:指诗人自己。
八十三:年龄。
怕寒:畏惧寒冷。
浑未试:还未尝试。
春衫:春季的衣物。
尚存:仍然保存。
晋宋间人意:古代晋代和宋代人的风雅情怀。
折得:折取。
南枝:南方的树枝。
带雪:带着雪。
簪:发簪。
- 翻译
- 我今年已经八十三岁了,因为怕冷还没尝试过穿春天的衣服。
我仍然保留着晋代和宋代人的风雅,折取带着雪的南枝插在发簪上。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老者对春天的期待与渴望。"老子今年八十三,怕寒浑未试春衫",表明诗人已是高龄,却仍担心天气过于寒冷,还未能换上春日衣物。这两句透露出一种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而接下来的"尚存晋宋间人意,折得南枝带雪簪"则是诗人通过折桂之举,表达了对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的珍视。"尚存"意味着依旧保有,那个时代的人文情怀;"晋宋间"指的是古代的晋朝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而"人意"则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记忆。"折得南枝带雪簪"描绘了诗人亲手折取带有雪花的桂枝,"簪"在这里指的是用来装饰的枝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雅致举止,也反映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独特的情感体验。
整首诗通过老者对春日衣物的期待与折桂行为,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以及在严寒中对温暖生活的渴望。诗句简洁而富有意境,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深沉的情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趣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谒泰伯庙
三让身将隐,千家国亦偏。
庙唯称至德,乡不讳先贤。
卜洛无王业,归吴有墓田。
县官修伏腊,野老记流传。
风土变夷后,云山采药前。
柱痕龙跃夜,松盖鹤栖年。
阶藓乾秋日,炉尘幂暮烟。
仰瞻遗像肃,端委尚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