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词三首·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春(cháng chūn)的意思:长久的春天,指事物长期兴盛、繁荣的状态。
地衣(dì yī)的意思:指长在土地上的草木,比喻依附在某个地方,得不到自由。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二鼓(èr gǔ)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形容事情发生得快,转瞬即逝。
供奉(gòng fèng)的意思:指对神佛、祖先等进行尊敬、供养。
龙床(lóng chuáng)的意思:指帝王的寝床,也比喻权势高大的人物的床榻。
上房(shàng fáng)的意思:指在家庭中排行最高的人,也可以指家庭中的主要责任人。
提灯(tí dēng)的意思:提着灯笼,寻找目标或指引。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济的《宫词三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宫廷夜景。诗中通过“驾幸长春二鼓时”一句,暗示了皇帝深夜驾临长春宫的情景,时间点精确到二更时分,显示出皇家行程的严谨和庄重。接下来,“提灯驰报疾如飞”形象地刻画了侍从们传递消息的紧张与快速,灯火闪烁,犹如流星赶月。
“上房供奉忙多少”一句,揭示了宫中人员在皇帝到来时的忙碌景象,他们忙着准备各种供奉,以示敬意和迎接。最后,“才拭龙床布地衣”则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宫女们擦拭龙床、铺设洁净衣物的场景,体现了宫廷生活的繁琐和对细节的极致讲究。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宫廷日常小事,展现了皇宫内务的繁忙和尊贵,以及对皇家礼制的尊重,语言简洁,意境生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