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灯何太苦,起坐到天明。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闺阁(guī gé)的意思:指女子的闺房,也用来比喻女子的家庭或私人空间。
寒蛩(hán qió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声音凄凉,寒冷无声。
离情(lí qíng)的意思:指离别时的深情厚意,离别情感。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砧(qiū zhēn)的意思:秋砧是中国的一个成语,意为秋天的蝉鸣声。它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和氛围。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朔雁(shuò yàn)的意思:指北方的候鸟,特指朔方地区过冬的大雁。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乡国(xiāng guó)的意思:指故乡、祖国。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总一(zǒng yī)的意思:总是一样;始终如一
- 鉴赏
这首明代末期清朝初期的五言绝句《闻蛩》是徐倬所作,以秋天的景物为引子,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离别之苦。首句“乡国三千里”,描绘出诗人与家乡相隔遥远的距离,突显出其内心的孤寂和对故乡的思念。次句“寒蛩总一声”,通过秋夜里的蟋蟀叫声,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那孤单的虫鸣声象征着诗人与亲人的共鸣。
第三句“遥知闺阁内”,诗人想象远方的亲人也在同样的夜晚,感受到这相同的离别情绪,拉近了空间上的距离,情感更加动人。第四句“共此别离情”直接点明主题,强调了家人的共同感受,使得离别的痛苦更为深刻。
后两句“响入秋砧细,愁先朔雁鸣”,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砧声和雁鸣都寓含着愁绪,暗示着季节更替带来的离别之感。最后,“银灯何太苦,起坐到天明”则通过深夜灯火的明亮,展现出诗人难以入睡的愁苦,直至天明,形象地刻画出离别之夜的漫长和煎熬。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浓厚的思乡之情和别离之苦,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