裛尘朝雨细,透竹夕阳明。
《晚晴》全文
- 注释
- 裛尘:冲洗尘土。
朝雨:清晨的雨。
细:细微。
透竹:穿透竹林。
夕阳:傍晚的太阳。
鸟雀:鸟儿。
知:知道。
春去:春天离去。
牛羊:牛羊。
晚晴:傍晚晴朗。
官闲:官职空闲。
端欲:渐渐想要。
老:老去。
谋拙:智谋不足。
漫无成:一事无成。
堂下:堂前。
清溪水:清澈溪水。
三逢:三次生长。
蘋芷:水草蘋芷。
- 翻译
- 清晨的雨细细地冲洗着尘土,傍晚的阳光穿透竹林格外明亮。
鸟儿知道春天已离去,牛羊在傍晚晴朗的天气中散开。
官职空闲,我渐渐感到年华老去,因智谋不足,一事无成。
堂前的清澈溪水中,三次生长出水草蘋芷。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图。"裛尘朝雨细,透竹夕阳明"表达了春季细雨过后的景象,空气清新,阳光透过竹林,给人以温暖和明媚之感。"鸟雀知春去,牛羊散晚晴"则写出了春天即将过去,小鸟们似乎也懂得这个变化,它们在晚霞中飞翔,而牛羊在这宁静的时刻悠闲地散步。
诗人通过"官闲端欲老,谋拙漫无成"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生活的淡然和无奈。仕途之路平淡而又不得志,年岁渐长却一事无成,表现出一种超脱和悲凉的情绪。
最后两句"堂下清溪水,三逢蘋芷生"描写了诗人居所下的清澈溪流,以及溪边生长的蘋芷草。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摹,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纯净。"三逢"可能暗示诗人多次遇到这片蘋芷,表达了一种频繁而深刻的记忆。
整首诗通过静谧的画面和淡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功名的超然。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昌化朱浪潘子云汉臣季子也汉臣既物故持其季父圣与诗来因问堪村徐季登其健如昔昔戊戌省试后道出昌化馆于汉臣一日同访季登遇榜下第于渡口今三纪矣因子云告别有感前事作此章以饯之为我谢圣与兼简季登
朱浪山春啼杜鹃,溪南溪北刺舠船。
人生几度年三十,世路重逢事百千。
客已倦游今老矣,君须揖别故凄然。
从容有问居閒意,为说湖庄水一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