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兴常于会,至至各有宜。
《杂感六首·其四》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德履(dé lǚ)的意思:指以德行为基础,行事有准则,言行一致,符合道德规范。
地维(dì wéi)的意思:地维意为地位稳固,地位巩固。
共工(gòng gōng)的意思:指人们共同努力、共同工作,以达到共同的目标。
绝地(jué dì)的意思:陷入绝境或无法挽回的境地
女魃(nǚ bá)的意思:指女子的美貌和妖娆的风姿。
炎德(yán dé)的意思:形容人品德高尚,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应龙(yìng lóng)的意思:指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人或事物。
至至(zhì zhì)的意思:形容极为至极,非常之意。
重华(zhòng huá)的意思:指重视国家的繁荣和强大,愿意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奋斗。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梅鼎祚的《杂感六首(其四)》,通过对自然现象和历史典故的描绘,表达了深沉的感慨。首句“物兴常于会”,揭示世间万物兴衰变化往往与特定时机相合,接着“至至各有宜”强调事物发展各有其适宜的阶段。诗人借女魃和应龙这两个神话中的角色,暗示了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女魃象征干旱,不应长久北方抵御洪水;而应龙作为治水之神,也不应被期待在衰世中重现。接下来的诗句“炎德履嬴闰,重华嗣尧衰”暗指夏桀(炎德)和商汤(履嬴闰)之间的更替,以及虞舜(重华)接续尧舜(嗣尧)的衰落趋势。最后两句“共工遇其敌,一怒绝地维”则以共工撞不周山的传说,象征着力量的冲突和天地秩序的断裂,表达出对社会动荡和人事纷争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通过历史和神话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世间沧桑和人事兴衰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齐云阁
道人南山来,万里青云开。
去念见本性,聚散真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