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闻边报》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丙 寅 闻 边 报 明 /董 应 举 出 山 已 办 沙 场 骨 ,今 日 生 还 亦 主 恩 。忽 报 辽 阳 飞 骑 近 ,白 头 垂 泣 向 江 门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头(bái tóu)的意思:指人到老年时头发变白,也用来形容夫妻恩爱长久。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垂泣(chuí qì)的意思:泪水从眼角流下,表示悲伤或悔恨。
飞骑(fēi qí)的意思:形容骑乘在马背上飞快行进。
江门(jiāng mén)的意思:指人口众多、繁华热闹的地方。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辽阳(liáo yáng)的意思:形容言语辞令犀利,能言善辩。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生还(shēng huán)的意思:指在危险或困境中活下来,保住生命。
- 鉴赏
这首明代董应举的《丙寅闻边报》表达了诗人出山后一心报效国家,视生死为己任的情感。首句“出山已办沙场骨”,表明诗人已经做好准备,即使面对战场的艰辛与危险,也无所畏惧,视若平常。第二句“今日生还亦主恩”,强调了他对君主的忠诚和对国家的感激之情,即使在生死边缘能够生还,也是因为得到了皇上的恩典。
后两句“忽报辽阳飞骑近,白头垂泣向江门”,描绘了诗人听到边境战事紧急的消息时的反应。他已是白发苍苍,却仍心系边疆,听到消息后不禁泪流满面,表现出他对国家安危的深深忧虑和对自己无能为力的悲痛。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高尚的家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无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