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平津侯》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当时官场中对待人才的虚伪态度。
首句“待士声名画饼虚”以“画饼”为喻,形象地描绘出那些声称重视人才、以培养士人为荣的官员们,实际上只是空谈,没有实质性的行动或举措来真正吸引或提拔人才,如同画在墙上的饼,徒有其表而不可食。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官场中的虚伪现象,即所谓的“声名”与实际行为之间的巨大差距。
次句“天资多忌与人疏”则进一步指出,这些官员不仅在对待人才上虚伪,还常常因为个人的嫉妒心或偏见,对他人保持距离,不愿意与他人合作或分享资源。这里的“天资”既指个人的天赋或能力,也暗含着对人性中自私、猜疑等负面特质的批判。
后两句“未闻东阁升贤者,已见胶西置仲舒”,运用了典故。东阁是古代官府中接待宾客、延揽人才的地方,而“升贤者”意味着提拔有才能的人。然而,诗人并未听说有官员真正通过东阁来选拔贤才,相反却看到了类似胶西王刘贤那样,将有才能的人如董仲舒安置在偏远之地的荒谬现象。这里通过对比,强烈地表达了对当时官场不公、人才被埋没的不满和讽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场现象的讽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机制的深刻反思和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孔平仲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现实中的某些阴暗面,同时也体现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日过京口
晚风簌簌荻花飞,络纬声乾豆叶稀。
水国易寒裘马健,织金添作海青衣。
舟中夜雪读正卿教授近诗辄赋鄙句并以为别
百年半羁栖,轻与故山别。
回首千万峰,飞云不可越。
弭棹濠上亭,非乡怆时节。
朝号迥野风,夜听孤舟雪。
湿薪无煖焰,浊泪共明灭。
痴坐增洒然,何以慰清绝。
斯时咏君诗,心抱益澄沏。
未从观鱼庄,先得驭风列。
荆玉出此邦,谁献复谁刖。
山川漫奇丽,文物久销歇。
君词吐白虹,神宝疑不没。
我欲赓馀思,景好句逾拙。
如逢勾漏令,未得丹砂诀。
万里烟云开,扬舲及明发。
荆山自兹远,云涛渺天末。
两地见梅花,相思不同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