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欧嘉可梦索子大书熟骚痛饮四字以诗为质因和诗而以拙书归之吾亦践吾梦之诺也已》
《欧嘉可梦索子大书熟骚痛饮四字以诗为质因和诗而以拙书归之吾亦践吾梦之诺也已》全文
明 / 陈子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骚怀兼醉梦何处相求

正遗商声出,都将白眼收。

世情今雨尽,名士风流

不律三寸,为君破十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眼(bái yǎn)的意思:用眼神表示不满、轻视或嘲笑

不律(bù lǜ)的意思:不守纪律,不遵守规定或规矩

都将(dōu jiāng)的意思:都,指全部;将,指要、将要。都将意为全部都要或将要。

风流(fēng liú)的意思:指人的品貌、言谈举止等方面优雅、有魅力。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今雨(jīn yǔ)的意思:指当下的雨,即即将发生的事情。

名士(míng shì)的意思:指有才华、有品德、有学问的人。

三寸(sān cùn)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矮小。

商声(shāng shēng)的意思:商家的声誉和名声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十洲(shí zhōu)的意思:十洲是指地球上的各大洲,表示广阔辽阔的地域。

相求(xiāng qiú)的意思:相互寻求,互相请求。

醉梦(zuì mèng)的意思:形容非常陶醉、入迷的梦幻状态。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名为《欧嘉可梦索子大书熟骚痛饮四字以诗为质因和诗而以拙书归之吾亦践吾梦之诺也已》。诗中充满了对友情、艺术与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骚怀兼醉梦”,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既有对古代文学作品(如《离骚》)的深情怀念,又有在醉酒后的梦境中寻找灵感的渴望。这种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丰富而复杂的心境。

接着,“何处不相求”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追求,认为无论在何种情境下,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的人际交往观,即友谊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寻找。

“正遗商声出,都将白眼收。”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状态。在创作过程中,他可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通过音乐(商声)激发灵感,同时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白眼),既是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也是对世俗的淡然态度。

“世情今雨尽,名士故风流。”诗人在此感叹世态炎凉,但依然赞美那些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名士,表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尊重。

“不律才三寸,为君破十洲。”最后两句,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形容自己虽才华有限(三寸),却愿意为了朋友(君)付出一切(破十洲),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无私的奉献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艺术追求、友情与社会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作者介绍

陈子壮
朝代:明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猜你喜欢

大涤洞天留题

谁挽天河泻翠崖,一条飞瀑界烟霞。

只愁风力半天劲,吹向人间作雪花。

(0)

至启休沐之中静专一室病不复饮无以慰怀性且寡合若何为乐但窗閒弄笔信意乱书无所从意无所得自如而已岂曰诗乎不觉又成五章章之首句皆云朱门多好景盖纪田第园林之胜美明公游豫之适昔张处士献牛奇章诗尤鲙炙人口其警句有带盘红鼹鼠袍砑紫犀牛之盛然而清议者不以为累公之德何哉赋闲宴而歌富贵也小子是作焉敢望回然亦驽骀之希骥尔·其二

朱门好景多,全宅在园林。

席上攀红艳,阶前蹋绿阴。

牡丹疑国色,孔雀是家禽。

珍重主人意,开樽日易沈。

(0)

郎官湖春日四首·其一

两山收雨暗平沙,遮断溪梅隔水花。

留得烟林作图画,依稀松磴有人家。

(0)

嘉祐三年九月受命来岭外七年十一月得请知济州感恩顾己喜不自胜留诗四章以志岁月·其二

侵地还来开境远,贡琛上去革音初。

但无俘馘充归献,辜负君恩死有馀。

(0)

怀黄令裕二首·其一

小斋开卷罢,尚友忆黄君。

语孟能精熟,图书正讨论。

梅黄风送雨,江涨野连云。

何日相寻去,书灯共一尊。

(0)

观善斋

群居有深益,相视无馀事。

此道存诸中,瞭然见眸子。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