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圆能舍规,鲁男乌可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大贤(dà xián)的意思:指非常有才德的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矫俗(jiǎo sú)的意思:指改正、纠正陈旧、拘泥的习俗或观念。
金声(jīn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高亢悦耳。
流弊(liú b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出色、极其优秀。
鲁男(lǔ nán)的意思:形容人粗鲁无礼,举止不文明。
难行(nán xíng)的意思:指事情难以进行或难以实现
圣学(shèng xué)的意思:圣人的学问或学术,指高尚的学问或学术。
万世(wàn shì)的意思:永远、万世长存
玉振(yù zhèn)的意思: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像玉石一样的音响。
智者(zhì zhě)的意思:智慧的人,聪明人
自名(zì míng)的意思:
(1).自称;自命。 宋 苏轼 《辛丑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中作口号》:“诗人如布穀,聒聒常自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京师沟渠极深广,亡命多匿其中,自名为‘无忧洞’。”《金史·陈规传》:“南渡后,諫官称 许古 、 陈规 ,而 规 不以訐直自名,尤见重云。”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做“杂文”也不易》:“虽然自名为‘文艺独白’,但照 林先生 的看法来判断,‘散文非散文,小品非小品’,其实也正是‘杂文’。”
(2).因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而闻名。《南史·文学传·吴均》:“先是, 均 将著史以自名,欲撰《齐书》,求借 齐 起居注及群臣行状。”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 翰 以文章自名,为此传颇详。” 金 王若虚 《诗话》:“近岁诸公以作诗自名者甚众,然往往持论太高。”
(3).自通名姓。《后汉书·赵孝传》:“ 孝 既至,不自名,长不肯内。”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张镈的作品,属于《杂兴三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现了对圣贤教育和道德理念的推崇,以及对智者能够识别并矫正世俗不良风气的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于那些能够超越常规、追求完美境界者的肯定。
“圣学律万世,玉振仍金声。”这两句强调的是圣贤之道历久弥新,其教育和教诲如同精美的玉石与清脆的金属声音,永远值得人们遵循和倾听。
“大贤务矫俗,始以和自名。”这里描写的是伟大的智者致力于纠正世间的不良习俗,他们通过自己的德行来修养自己,并且从内而外散发出一种和谐之美。
“智者稽所终,流弊固难行。”这两句则是在说,即便是聪明的人在追求道德理想的道路上,也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因为不良习俗根深蒂固,不易改变。
最后,“求圆能舍规,鲁男乌可轻。”表达的是对于那些能够为了追求完美而放弃成见、突破常规的人的赞赏。他们如同古代圣人鲁男子一般,不被世俗的偏见所束缚,能够轻松自在地追寻自己的道德理想。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待手法,展示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尊重,同时也表现出对个体超越常规、追求真理的赞赏。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灵水
仲春和气应,万汇欣有托。
阳林发丹葩,阴崖敷素萼。
出谷莺既鸣,总翠条犹弱。
晨策探灵景,逶迤越南郭。
列岫互陵缅,广原纷绣错。
俯观石窦泉,涓涓初可勺。
泻远遂崩腾,触险时飞搏。
冲涯别渭泾,注坎分盈涸。
潭澄云气鲜,漪镜山容削。
倾耳鸣濑喧,举目游鳞跃。
荡漾绪风飏,氤氲曦日灼。
文行绮縠浮,瀑濆棼丝落。
太华神臂擘,龙门禹功凿。
孰是兹灵源,觱沸由坤络。
抚化理自超,即遇心成乐。
山水足清音,野簇芬堪酌。
欢赏重淹留,暝霭栖长薄。
归路指城闉,馀情眷丘壑。
伫想山阿人,何由寄荪药。
《游灵水》【明·郑学醇】仲春和气应,万汇欣有托。阳林发丹葩,阴崖敷素萼。出谷莺既鸣,总翠条犹弱。晨策探灵景,逶迤越南郭。列岫互陵缅,广原纷绣错。俯观石窦泉,涓涓初可勺。泻远遂崩腾,触险时飞搏。冲涯别渭泾,注坎分盈涸。潭澄云气鲜,漪镜山容削。倾耳鸣濑喧,举目游鳞跃。荡漾绪风飏,氤氲曦日灼。文行绮縠浮,瀑濆棼丝落。太华神臂擘,龙门禹功凿。孰是兹灵源,觱沸由坤络。抚化理自超,即遇心成乐。山水足清音,野簇芬堪酌。欢赏重淹留,暝霭栖长薄。归路指城闉,馀情眷丘壑。伫想山阿人,何由寄荪药。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3667c6b7fe34d50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