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江南农村的农耕生活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情。
首句“五月桑梯傍屋斜”,以五月这个季节为背景,点明了时间,同时通过“桑梯”这一意象,暗示了农家的主要经济活动——养蚕。五月正是桑叶茂盛、适宜养蚕的时节,而“傍屋斜”的描述,既展现了桑树与房屋的关系,也隐含了农舍周围环境的自然和谐。
次句“蚕丝抽尽响缫车”,紧承上句,具体描绘了养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缫丝。随着蚕丝的抽出,伴随着缫车的运转声,整个画面生动起来,不仅展现了农事的繁忙,也体现了农民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利用。
第三句“长腰红女夸身手”,将视角转向了女性角色,特别是那些以养蚕为生的妇女。这里的“长腰”并非实指身体特征,而是借以形容她们勤劳的身影,而“红女”则可能是指穿着红色衣物的年轻女子,或是对她们活力与热情的象征。这句诗通过“夸身手”表达了对这些女性劳动者的赞美,强调了她们在家庭经济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最后一句“织作还兼吉贝花”,将话题从养蚕转向了织布,进一步展示了农家生活的多样性。吉贝花在这里可能指的是用来制作染料或装饰的植物,也可能是织物上的图案。这句话不仅说明了农家妇女不仅擅长养蚕,还能进行织布工作,而且在织物上融入了艺术元素,体现了她们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明代江南农村农妇们在养蚕、缫丝、织布等日常劳作中的辛勤与智慧,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创造,是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画卷。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洁老归碧云新居
小小如巢便称怀,邻无百万买洪崖。
炊云子熟呼仙饷,借雪精游与俗乖。
禅谬分灯传口耳,耕宁合耦外形骸。
田中大义休提掇,定与诸方打不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