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平章吕公挽词二首·其二》
《平章吕公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燕颔逢荆鄂,于今四十秋。

始闻降鬼国,遄见拔泸州

庙议私意,边围堕诡谋

弃襄不令守,铁锁靠江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令(bù lìng)的意思:不使人满意或不令人满意

鬼国(guǐ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方非常糟糕,混乱不堪,令人惊讶或不满意。

诡谋(guǐ móu)的意思:指用欺骗、阴谋等手段达到目的的计谋或策略。

泸州(lú zhōu)的意思:指泸州市出产的一种名贵的白酒,也用来比喻经久耐用、历久弥新的事物或人。

庙议(miào yì)的意思:指在私人场所或非正式场合进行的议论或讨论。

私意(sī yì)的意思:指个人的私心、私欲。

锁靠(suǒ kào)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或态度始终依附于某个人或事物,完全依赖他人。

燕颔(yàn h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颈项修长美丽,也形容人的仪态端庄。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翻译
燕颔之人遇上了荆鄂之地,至今已有四十个春秋。
初次听说他平定了鬼国,迅速攻克了泸州。
朝廷的决策出于个人私心,边境的包围被狡猾的计谋打破。
不让他继续守卫襄阳,而是让铁链封锁江面。
注释
燕颔:形容人有智谋,像燕子颔下藏着机谋的样子。
荆鄂:古代地区名,泛指湖北一带。
降鬼国:可能指平定叛乱或异族,这里比喻困难的征服。
遄见:迅速看见,形容行动迅速。
庙议:朝廷的重大决策。
颛私意:专断私心,指决策带有个人偏见。
边围:边境的军事包围。
诡谋:狡诈的计谋。
弃襄:放弃襄阳。
铁锁:象征性的军事封锁,可能指设置水寨或障碍。
江流:长江的水流,代指江防。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国土沦丧的诗句,充满了悲凉与无奈。首先,“燕颔逢荆鄂”中的“燕颔”指的是燕地,即现在的北京一带;“荆鄂”则是古时对今湖北襄阳、南阳一带的称呼。这句话表明诗人曾在这些地方行走,可能是在战争中经历了沧桑巨变。"于今四十秋"则透露出诗人已经年过半百,回望往事,感慨万分。

接着,“始闻降鬼国”中的“鬼国”常用来比喻边远或敌对之地;“遄见拔泸州”则显示了战争的紧迫和急转直下。"庙议颛私意"可能是指统治者在庙堂中商讨国家大事,但这种决策过程充满了个人私欲和迷信色彩,反映出当时政治的混乱与不稳。

"边围堕诡谋"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策略的复杂。"弃襄不令守"中的“襄”应指的是襄阳,这里表明诗人曾经放弃对这个地方的防守,可能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最后,“铁锁靠江流”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为了阻挡敌人的进攻而采取的极端措施,同时也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残酷与毁灭。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对战乱、国土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经历的悲哀。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蓬莱阁后六绝·其一

东望鼍矶插汉高,坐来峰屿小秋毫。

不知云雾连波长,漫道任公已钓鳌。

(0)

送顾子行员外谪判太平五绝·其四

楼船叠鼓大江流,别驾新开南豫州。

四郭春骄罗绮色,向来仙客不知愁。

(0)

即事三绝·其二

欲提长剑斩长鲸,归拥春农海畔耕。

纵有微勋麟阁上,柏梁先逊侍中名。

(0)

别于鳞子与子相明卿十绝·其二

鸣鞭醉色傲幽州,饮马滹沱水乱流。

明月独悬南北泪,黄云偏载古今愁。

(0)

平阳伎·其一

杨柳堤边控紫骝,葡萄新锦费缠头。

春灯遍照平阳舞,不信流黄一段愁。

(0)

题梅卷赠虚上人·其二

陇头玉笛吹遍,哀响不到僧家。

为问阿师微笑,世尊拈示天花。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钟芳 张元凯 王彦泓 苏泂 孔平仲 李新 董嗣杲 霍与瑕 林大春 成廷圭 郑善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