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令(bù lìng)的意思:不使人满意或不令人满意
鬼国(guǐ guó)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地方非常糟糕,混乱不堪,令人惊讶或不满意。
诡谋(guǐ móu)的意思:指用欺骗、阴谋等手段达到目的的计谋或策略。
泸州(lú zhōu)的意思:指泸州市出产的一种名贵的白酒,也用来比喻经久耐用、历久弥新的事物或人。
庙议(miào yì)的意思:指在私人场所或非正式场合进行的议论或讨论。
私意(sī yì)的意思:指个人的私心、私欲。
锁靠(suǒ kào)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或态度始终依附于某个人或事物,完全依赖他人。
燕颔(yàn hàn)的意思:形容人的颈项修长美丽,也形容人的仪态端庄。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 翻译
- 燕颔之人遇上了荆鄂之地,至今已有四十个春秋。
初次听说他平定了鬼国,迅速攻克了泸州。
朝廷的决策出于个人私心,边境的包围被狡猾的计谋打破。
不让他继续守卫襄阳,而是让铁链封锁江面。
- 注释
- 燕颔:形容人有智谋,像燕子颔下藏着机谋的样子。
荆鄂:古代地区名,泛指湖北一带。
降鬼国:可能指平定叛乱或异族,这里比喻困难的征服。
遄见:迅速看见,形容行动迅速。
庙议:朝廷的重大决策。
颛私意:专断私心,指决策带有个人偏见。
边围:边境的军事包围。
诡谋:狡诈的计谋。
弃襄:放弃襄阳。
铁锁:象征性的军事封锁,可能指设置水寨或障碍。
江流:长江的水流,代指江防。
-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边塞战争、国土沦丧的诗句,充满了悲凉与无奈。首先,“燕颔逢荆鄂”中的“燕颔”指的是燕地,即现在的北京一带;“荆鄂”则是古时对今湖北襄阳、南阳一带的称呼。这句话表明诗人曾在这些地方行走,可能是在战争中经历了沧桑巨变。"于今四十秋"则透露出诗人已经年过半百,回望往事,感慨万分。
接着,“始闻降鬼国”中的“鬼国”常用来比喻边远或敌对之地;“遄见拔泸州”则显示了战争的紧迫和急转直下。"庙议颛私意"可能是指统治者在庙堂中商讨国家大事,但这种决策过程充满了个人私欲和迷信色彩,反映出当时政治的混乱与不稳。
"边围堕诡谋"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策略的复杂。"弃襄不令守"中的“襄”应指的是襄阳,这里表明诗人曾经放弃对这个地方的防守,可能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最后,“铁锁靠江流”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中为了阻挡敌人的进攻而采取的极端措施,同时也反映出战争带来的残酷与毁灭。
整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对战乱、国土变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经历的悲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