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几叟南归·其一》
《送陈几叟南归·其一》全文
宋 / 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连墙东郭追寻高卧毗耶老病侵。

自愧屠龙真拙技,漫令吾子千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东郭(dōng guō)的意思:指一个人思想、行为迂腐守旧,不合时宜。

高卧(gāo wò)的意思:高高地躺着睡觉,形容安逸、舒适。

老病(lǎo bìng)的意思:指久病不愈,或年老体弱。

连墙(lián qiáng)的意思:指相连的墙壁,形容房屋相连。

毗耶(pí yē)的意思:相似、相近

千金(qiān jīn)的意思:千金指的是千两黄金,引申为财富、财产。

墙东(qiáng dōng)的意思:指靠近墙壁的一侧,比喻保守、守旧、不开明的思想观念或态度。

屠龙(tú lóng)的意思:指战胜强大的敌人或解决重大问题。

吾子(wú zǐ)的意思:指自己的儿子,也可以泛指自己的后代。

追寻(zhuī xún)的意思:努力寻找、追求。

注释
连墙:形容城墙连绵不断。
东郭:地名,可能指某个东方的城郭。
倦追寻:形容寻找得疲惫不堪。
毗耶:古印度城市名,此处代指诗人所在之地。
老病侵:年老且疾病缠身。
屠龙真拙技:比喻无用或难以实现的技能。
吾子: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你’。
费千金:形容花费大量金钱。
翻译
在连绵的城墙东边,我疲倦于不断的寻找,年迈的我在毗耶城中静养,疾病侵扰着我。
我深感惭愧,自己掌握的屠龙之技实为笨拙,白白让你花费了千金却未能找到所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所作,名为《送陈几叟南归(其一)》。诗中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己才能的自谦之意。

“连墙东郭倦追寻”,这里的“连墙东郭”形象地描述了一片住宅区域,通过“倦追寻”的动作,传达出诗人对即将远行的朋友陈几叟深情的不舍之心。"高卧毗耶老病侵"则表现了诗人的担忧和悲凉,"高卧"可能指的是陈几叟在旅途中需要长时间的休息,而“毗耶”是古代对佛教圣地的称呼,这里或许暗示远方之旅充满艰难。"老病侵"则表明诗人担心朋友年迈多病,在旅途中会更加不易。

接着,“自愧屠龙真拙技”,这里诗人以“屠龙”自喻,意指自己才华平平,如同古代传说中的屠龙者一般,虽然立志要做大事,却因才具有限而感到自愧。"漫令吾子费千金"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和不忍心让他为自己所作所为花费过多心思和财力。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深沉的情谊与自我能力的反省。

作者介绍

杨时
朝代:宋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猜你喜欢

有酒

门前有酒名,终日饮其醇。

客来复解带,待我劝逡巡。

比邻歌吹响,变为泣声频。

铭旌高剌天,刍灵扬道尘。

亲威纷相送,冠盖果偏璘。

北邙一以返,声势赫要津。

不知光景易,此意竟谁申。

灼灼桃李花,到日等荆榛。

(0)

晚泊

袅袅度芳洲,行行复残戍。

青春云日酣,已卧西岩树。

身愧波心鸟,放旷亦多虑。

人生畴靡适,盗贼骇闻故。

掠饷兵使船,轻将豸角侮。

今我囊中净,要赎非所慕。

奈触此恶氛,遂短江湖趣。

安得伏廓清,篱竹溪村住。

随力买渔舠,因风自来去。

灵山及佳人,遭会日应数。

(0)

别怀章玉兰二首·其二

歌阕阳关唱竹枝,月明千里遏云飞。

无端忽和将归引,不是王孙也湿衣。

(0)

閒居六绝·其四

方沼潜通地肺开,新潮朝暮去还回。

瀑流况接前山近,一夜飞泉滚滚来。

(0)

闻锦州报捷识喜·其三

伤心旧事弃全辽,风鹤惊魂未可招。

总为逃臣轻国法,虚令□□□□□。

丸坭已见封函谷,铜柱行看立汉标。

从此银河兵甲洗,忠良天遣翊清朝。

(0)

石门留示珍奇两儿

汝父南归岁五新,汝仍黄吻未成人。

官怜薄禄耕难代,架有残编业岂贫。

匹马渐销庾岭雪,双龙遥指帝城春。

疏慵报国非吾事,谁为联翩起后尘。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