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致风雪,自朔渐抵望。
平地冻杀雀,合向人腹葬。
百家(bǎi jiā)的意思:指各家的学问、见解或观点。
大裘(dà qiú)的意思:形容衣物宽大豪华。
何必(hé bì)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做法没有必要或没有意义。
红日(hóng rì)的意思:指太阳升起的时候,代表光明和希望。
炯炯(jiǒng jiǒng)的意思: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狂飞(kuáng fēi)的意思:形容飞得很快,非常迅猛。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平地(píng dì)的意思:平地指的是没有任何障碍物或困难的地方,也可以指事情顺利进行或人处境安稳。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前后(qián hòu)的意思:指时间或顺序上的先后关系。
千百(qiān bǎi)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表示很多、无数。
轻飏(qīng yáng)的意思:形容风轻柔地吹动。
日影(rì yǐng)的意思:日影是一个形容词,指的是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形成的影子。
时或(shí huò)的意思:有时,偶尔
卧起(wò qǐ)的意思:指从卧倒的状态中起身站立,比喻重新振作,重新奋发努力。
无恙(wú yàng)的意思:没有受伤或遭受损失,平安无事
挟纩(jiā kuàng)的意思:指利用别人的力量或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一状(yī zhu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相似或相同。
因而(yīn ér)的意思:因此;所以
幽旷(yōu kuàng)的意思:幽静荒凉,人迹罕至。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云阴(yún yīn)的意思:指云彩遮蔽阳光,使天空显得阴沉。
重云(zhòng yún)的意思:形容乌云密布,天空阴沉。
这首清代诗人魏允札的《苦雪》描绘了严冬时节的雪景,以及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首句“日影亦欲出,云阴不知让”以日影被云层遮挡,象征雪天的阴霾,暗示了天气的恶劣。接着,“炯炯天之晴,乃为其所障”进一步强调了雪的厚重和持久。
诗中“因而致风雪,自朔渐抵望”描述了风雪由北向南逐渐加剧的过程,展现了动态的画面。“有时或狂飞,有时或轻飏”形象地刻画了雪花飘落时的狂野与轻盈,而“舞空长漫漫,前后非一状”则描绘了雪势的浩渺和变化多端。
诗人关注到百姓的生活,“城中千百家,何必皆挟纩”,感叹人们在寒冷中需要保暖,特别是“平地冻杀雀,合向人腹葬”的残酷景象,揭示了雪灾对小生命的无情打击。诗人自比为“老阿先”,虽自身无恙,却深感痛心于他人苦难,表达了对广大贫寒民众的同情。
最后两句“独恨无大裘,遍覆逮幽旷”表达了诗人渴望能有一件大裘,覆盖所有受苦的人,让阳光重现,寓意着希望和温暖的到来。“计维抉重云,庶令红日放”则是对改变现状的期盼,希望有能力驱散乌云,让阳光普照人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苦雪带来的困苦,以及诗人对社会公正和人民福祉的关怀。
东来谁迎使君车,知是丈人屋上乌。
丈人今年二毛初,登楼上马不用扶。
使君负弩为前驱,蜀人不复谈相如。
老幼化服一事无,有鞭不施安用蒲。
春波如天涨平湖,鞓红照坐香生肤。
帣鞲上寿白玉壶,公堂登歌《凤将雏》。
诸孙欢笑争挽须,蜀人画作西湖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