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鸟(bǎi niǎo)的意思:形容鸟儿争飞的热闹景象。
从刑(cóng xíng)的意思:指从刑罚中解脱出来,摆脱刑罚。
飞鸟(fēi niǎo)的意思:比喻人才或者有才华的人离开原来的环境,迅速成长或者取得成功。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军营(jūn yíng)的意思:军队驻扎的营地,也指集体行动或集体生活的地方。
喜气(xǐ qì)的意思:形容喜庆气氛浓厚,充满喜悦和幸福的样子。
凶声(xiōng shēng)的意思:形容声音凶猛、威力强大。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只从(zhī cóng)的意思:只接受、只听从、只遵循
- 鉴赏
这首诗《鸡声闹》(其十四)由唐代诗人易静所作,通过“鸡声”这一意象,巧妙地传达了对“德”与“刑”的深刻思考。
“占飞鸟,何事入军营。” 开篇以“飞鸟”入题,引出对“军营”的关注,暗示了战争或冲突的背景。然而,“鸡声”作为诗歌的主体意象,却在随后的诗句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仿佛是战场上的另一种声音,与传统的“鼓角争鸣”形成对比。
“若在德乡加喜气,只从刑地是凶声,百鸟一般听。” 这几句诗通过“德”与“刑”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道德与法律、和平与冲突之间关系的深刻洞察。在“德乡”,即充满仁爱与和谐的地方,鸡声可能带来欢愉和祥和;而在“刑地”,即执行法律、强调秩序的地方,鸡声则可能预示着紧张和不安。这里,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鸡声与社会伦理紧密相连,通过“百鸟一般听”这一描述,进一步强化了不同环境下的情感共鸣,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德”与“刑”对社会氛围的直接影响。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不仅描绘了鸡声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意义,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道德价值的深刻思考。在易静的笔下,鸡声成为了一种象征,既是对现实社会的隐喻,也是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赞重阳真人出现
古郡登州,望仙门外,画桥车马难通。
重阳师父,对众显家风。
预说逢何必坏,经一纪、太守何公。
嫌崄峻,令人拆毁,命匠别兴功。
文登重出现,白龟莲上,端坐空中。
宰公尼庞虎,得遇真容。
忽见回身侧卧,祥云动、复往仙宫。
人争画,家家供养,处处总钦崇。
满庭芳.继重阳韵藏头
感重阳,然下访,是得悟黄粱。精麦髓,弟子谨供当。
上田田难种,恳告、神怎飞扬。
仙道,初心善,无刺亦无芒。
而无死寿,珠能语,句句难忘。怀真实宝,肯换圭璋。
内金花自绽,知得、别是清香。
常谨,谈妙用,不久性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