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戏 赠 秀 老 宋 /苏 轼 拆 却 相 公 庵 ,泥 却 驸 马 竹 。天 下 人 总 知 ,流 入 传 灯 录 。
- 注释
- 相公庵:供奉官员或神明的庙宇。
泥却:用泥土填平。
驸马竹:可能指代某位有地位的人的竹林或象征物。
天下人:所有人。
总知:都知道。
流入:流传到。
《传灯录》:佛教禅宗的典籍,记载禅师言行。
- 翻译
- 拆毁了那座供奉相公的庙宇
连同驸马竹一起用泥土填平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名为《戏赠秀老》。从诗中可以看出苏轼幽默诙谐的一面,同时也透露出对佛教生活的一种调侃。
“拆却相公庵”一句,直接点出了将某处庵宇拆除的行为,这里的“相公庵”可能指的是一处佛寺或僧舍。紧接着,“泥却驸马竹”则是对这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进行描绘。“驸马竹”通常用来制作席子或其他物品,但在这里被用于修缮佛寺,体现了诗人对宗教生活的轻松态度。
“天下人总知”表达了一种公众皆知的情况,而“流入《传灯录》”则是在提及这件事可能会被记录下来,并且流传于后世。《传灯录》是佛教典籍,记载了禅宗祖师们的言行,这里苏轼将自己戏拟的行为与之相比较,无疑是一种对传统的调侃。
整首诗通过幽默、诙谐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以及生活中一些事物的一种轻松看待,同时也体现了他超脱世俗的态度和文学上的才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小除夕僧寺写忧
百岁为吾待,三十等閒过。
一年一度除夕,值甚悔蹉跎。
只恐茫茫来日,长是有愁如织,白发误人多。
努力鞭乌兔,寄语促羲和。食无鱼,醉无酒,和无歌。
无端忽被僧戒,皈命礼弥陀。
空说吾家有妇,何自为谋斗酒,馋煞老东坡。
休矣公无怒,且唱定风波。
摸鱼子.方渭仁葺健松斋幸园松之存也词以赠之
响晴涛、绿阴半亩,神龙拿攫烟雾。
关门一夜喧铜马,波上鲸鲵争怒。鸣战鼓。
有多少、兰亭梓泽皆尘土。午桥如故。
纵劫火茫茫,斧斤不到,交让大夫树。
江东秀,王谢衣冠最古。五陵佳气呵护。
霜皮黛色年年在,点缀菊畦桑苎。谁种汝。
须记取、黄山白岳移根处。婆娑自舞。
看五鬣苍然,向人头上,谡谡滴秋雨。
沁园春.读子厚新词却寄三首·其一
不见澄庵,六年于兹,思如之何。
忆大明湖畔,论心握手,之莱海上,痛饮高歌。
以子襟怀,消人鄙吝,叔度汪汪千顷波。
分袂后、想生平意气,暗里蹉跎。惊闻二竖相苛。
早伏枕、山中岁月多。
幸清漳第近,时过小阮,人来不夜,问讯无他。
拼事医王,未驱穷鬼,且负青青六尺蓑。
长安市,怅故人疏放,老子婆娑。
疏影.咏落照遥和钱舍人
斜阳欲下。学西流弱水,如电倾泻。
未免多情,弄影苍然,回光更恋亭榭。
明霞几缕霜天赤,掩映作、江山图画。
最撩人、乌桕丹枫,常是借他声价。
依约黄昏近矣,齐飞并孤鹜,秋色潇洒。
莫向楼头,赚得愁人,一地迷离生怕。
平芜衰草凄凉处,有多少、暮云归马。
倩开元、小李将军,海岸断红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