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多应(duō yìng)的意思:多次应对,多方面应用。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高堂(gāo táng)的意思:指家庭的大厅,也泛指家庭。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河汉(hé hàn)的意思:指银河,也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
近前(jìn qián)的意思:靠近前方或接近前来。
空城(kōng chéng)的意思:空城是指城市内没有守军或守军很少,但以虚张声势来吓阻敌军的战术。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故意营造出一种虚幻的氛围来迷惑他人。
前楹(qián yíng)的意思:指门楣,比喻事物的前景、前途。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堂上(táng shàng)的意思:指在家庭或团体中的正式场合中,以长辈或上级的身份出席或主持会议、座谈等活动。
远征(yuǎn zhēng)的意思:指军队或个人为了征服较远的地区而进行的战争行动。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砧杵(zhēn chǔ)的意思:比喻夫妻和睦相处,家庭和顺美满。
中秋(zhōng qiū)的意思:形容事物达到最好、最美好的时刻。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何景明的《查城十五夜对月五首(其一)》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和诗人的情感。首句“中秋看月色”,点出时令背景,渲染出明亮而宁静的氛围。接着,“移席近前楹”写诗人为了更好地欣赏月色,特意移动座位靠近厅堂的柱子,显示出对月光的珍视。
“河汉三更没,关山万里明”两句,通过描绘银河消失在夜空,展现出月色的皎洁,同时暗示着广阔无垠的关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寓含着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风烟依独戍,砧杵闭空城”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寂静,风烟缭绕在孤独的戍楼周围,而空荡的城市里只有捣衣声回荡,增添了寂寥之感,也反映了戍守边疆的人们在这样的夜晚可能引发的思乡之情。
最后,“此夜高堂上,多应念远征”直抒胸臆,诗人想象家中亲人此刻在高堂之上,必定也在思念着远行的自己,表达了深深的亲情牵挂和思乡之情。整首诗以月色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动人画面。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