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牧童骑牛图》
《题牧童骑牛图》全文
明 / 胡奎   形式: 古风

牛背稳于马,骑过南山下。

竹鞭三尺长,不用游缰

四郊干戈罢,归放桃林野

一曲太平歌,尔童奈乐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放桃(fàng táo)的意思:比喻表面上做好事情,实际上心怀恶意,有不良企图。

干戈(gān gē)的意思:干戈是一个多义词,通常表示战争、战斗或武器。它也可以指代战争的形式、斗争的手段或冲突的痕迹。

郊干(jiāo gàn)的意思:指人离开城市,到郊外或农村去从事劳动。

林野(lín yě)的意思:指茂密的树林和广阔的原野。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四郊(sì jiāo)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郊区。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桃林(táo lín)的意思:指人们追求自由自在、清净宜人的生活环境。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游缰(yóu jiāng)的意思:指马匹游走时没有拴住缰绳,随意奔跑的样子。比喻人行动放纵,不受拘束。

竹鞭(zhú biān)的意思:指言辞严厉、刻薄尖刻的批评或指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牧歌景象。通过“牛背稳于马”这一对比,诗人巧妙地突出了牧童与牛之间的和谐关系,暗示了牧童对自然的亲近与适应。接着,“骑过南山下”一句,不仅展现了牧童行进的路线,也隐含了他对周围环境的熟悉与自在。

“竹鞭三尺长,不用紫游缰”,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牧童驾驭牛群的方式,竹鞭作为简朴的工具,既体现了农耕社会的实用主义,也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简单直接的联系。而“不用紫游缰”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联系的纯粹与自然,紫游缰本是贵族或富有人家使用的装饰性鞭具,此处的省略,意味着牧童的生活朴实无华,与世无争。

“四郊干戈罢,归放桃林野”,这两句承上启下,从战争的背景转向和平的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结束、回归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桃林野,既是具体的地理环境,也是理想中的桃花源般的世外桃源,象征着和平、自由与美好的生活状态。

最后,“一曲太平歌,尔童奈乐何”,诗人以牧童自比,通过“一曲太平歌”表达了对当前和平生活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忧虑——“尔童奈乐何”,即孩子们如何面对未来的世界。这句既是对当下幸福的颂扬,也是对未来的深思,蕴含着对和平与安宁的珍视与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明代社会中一种理想化的田园生活图景,以及诗人对于和平、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胡奎
朝代:元   字:虚白   号:斗南老人   籍贯:元明间浙江海宁

明初以儒征,官宁王府教授。有《斗南老人集》
猜你喜欢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其三十七

黄鸟声中酒肆,绿杨影里渔蓑。

隔舍村翁泥饮,随身竖子徵歌。

(0)

夏日村居四十二首·其十六

握笔峰霞缥缈,弹琴涧水潺湲。

草阁终年不闭,荆扉镇日常关。

(0)

酬冯学士用韫寄问

宿酒初醒午梦馀,春皋小雨试挥锄。

忽逢陇上梅花使,为送云中锦字书。

别后瑶华常满袖,归来白发渐盈梳。

闻君亦有东山兴,海畔秋风扫石闾。

(0)

出都书怀寄同游诸公

长安大道抗离旌,厩吏将车出禁城。

恩礼虚同疏两傅,行藏实愧鲁诸生。

梦残芳草山中路,兴尽浮云世上名。

惟有灞陵桥畔柳,柔条踠地不胜情。

(0)

侯甥允吉入京相视送归

马上征衫草色青,炎天视舅到燕庭。

黔方客滞元戎幕,鲁国名传博士经。

离别十年肠欲断,悲欢千绪酒初醒。

北堂定忆连枝影,为报今来两鬓星。

(0)

赠余古仙山人

别久鬓如丝,金门老画师。

相逢春雨夜,正是落花时。

能事江湖得,浮踪岁月私。

旧游今欲尽,君去可依谁。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