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陈尧叟》
《送陈尧叟》全文
宋 / 杨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马困炎天蛮岭路,棹冲秋雾瘴江流。

辛勤为国亲求病,百越中无不治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ényáosǒu
sòng / yángkǎn

kùnyántiānmánlǐngzhàochōngqiūzhàngjiāngliú

xīnqínwèiguóqīnqiúbìngbǎiyuèzhōngzhìzhōu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越(bǎi yuè)的意思:指各种各样的山地,也用来形容众多的山脉。

不治(bù zhì)的意思:表示病情无法治愈,无法挽救或无法解决的意思。

为国(wèi guó)的意思:为了国家,为了国家的利益。

雾瘴(wù zhàng)的意思:指浓雾弥漫的瘴气,比喻迷茫、困惑不解的状态。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辛勤(xīn qín)的意思:用于形容勤奋努力工作的状态或态度。

炎天(yán tiān)的意思:非常炎热的夏天

翻译
马匹在炎热的南蛮山岭路上疲惫不堪,船桨划破秋日雾气中的瘴江流水。
他辛勤劳苦为国家和亲人寻求治疗疾病的方法,足迹遍布百越之地,没有不尝试医治的州县。
注释
马困:马匹因酷暑而疲乏。
炎天:炎热的夏天。
蛮岭路:南蛮地区的山路。
棹冲:船桨破浪前行。
秋雾:秋天的雾气。
瘴江:有瘴气的江水。
辛勤:勤劳刻苦。
为国:为了国家。
亲求病:为亲人寻找治疗方法。
百越:古代南方的民族区域,包括今广东、广西等地。
无不治州:没有一个地方不尝试治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炎热的夏天,穿越艰难的蛮岭之路,前往南方地区为国事奔波的情景。"棹冲秋雾瘴江流"一句,不仅写出了自然景象,也暗示了行者在迷雾中前进的艰辛。

"辛勤为国亲求病"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不辞劳苦、关心民疾的敬意。最后一句"百越中无不治州"则展现了官员治理有方,能够让所到之处都得到安定和治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品性的颂扬,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友人的不舍和赞美。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谊和高超的文学功底。

作者介绍

杨侃
朝代:宋

杨侃(488-531年),字士业,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南北朝时北魏大臣,侍中杨播之子。颇爱琴书,尤好计画,袭爵华阴伯。机敏有才干,扬州刺史长孙稚请为录事参军。从平萧宝夤叛乱有功,除冠军将军、东雍州刺史,转岐州刺史。历任度支尚书、给事黄门侍郎,官至卫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侍中,封济北郡公,助力孝庄帝斩杀尔朱荣。普泰元年,为尔朱天光害于长安,时年四十四。太昌年间,赠使持节、都督秦夏二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归葬华阴祖茔。
猜你喜欢

农家乐示宁国县官

农家乐,农家有田负城郭。

枯桑回青杨柳黄,手把犁锄事东作。

城中近有能长官,官税民徭务从薄。

吾农但愿风雨时,打鼓催耕转村落。

千仓万仓输到官,跻彼公堂献康爵。

三冬闭门吃饱饭,谁人得似农家乐。

(0)

狂歌行为叶宗海赋

西涧生,文中虎,人中龙,身披紫云口生虹。

九江秀色剪瞳子,出门一笑天为风。

十五即汗漫壮游沧海东,仰超鸿濛凌太空,俯拾云梦吞心胸。

似非陇西之长吉,何以结交皆巨公。

我才况是燕台客,深托黄金铸龙骨。

长风吹来天际游,与君相逢若相识。

君方解以狐白裘,质以银骢马。

得钱即沽赵州酒,挽起明河一倾泻。

醉呼平原君,大酌花树下。

瑶枝挼香熏羽衣,碧宝盘流接杯斝。

君先舞,我当歌,天为幕,云相和。

金罍倒挹春浩荡,玉冠倒挂冰嵯峨。

滁阳小儿走惊笑,笑我与君将为何。

将为何,谁知音,白云忽来知我心。

不见山公后,习家池草深。

此翁放浪有真意,大道污隆无古今。

罢歌回舞思莫极,一鹤飞下琅琊岑。

(0)

凉夜曲

红爵绿疏回晓光,翠眉雪肌凝白肪。

蝉衫麟带结宝珰,吴丝蜀桐啼凤凰。

盘龙兰鼎生暖香,桃生豹枕展曲房,夫君不来凉夜长。

(0)

题段将军征羌图

西域都护多男儿,护羌校尉仍出师。

生羌八种来寇塞,白剑欲接双龙飞。

凡亭山上血漂杵,奢延泽中鬼应语。

至今有花皆成丹,疑是当年血未乾。

(0)

集句拟刘文纲少参悼亡·其二十四

芙蓉脂肉绿云鬟,一去瑶池更不还。

寂寞閒庭春又晚,更无人倚玉阑干。

(0)

自讼·其一

眼前生死日纷纷,天地无心亦断䰟。

此事难平谁料理,劫灰中有玉俱焚。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