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白岩再叠前韵》
《和白岩再叠前韵》全文
明 / 吴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山城面面俯长溪,万古溪流不向西。

莺逐春风林外啭,雁归寒渚雪中迷。

雨晴石上泉声细,日落岩前树影低。

老圃不须抱瓮只今新水已成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抱瓮(bào wèng)的意思:指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采取不恰当的手段或行为。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老圃(lǎo pǔ)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也可以指老农民。

面面(miàn m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全面、各个方面都有。

日落(rì luò)的意思:日落,太阳从地平线下降,天色渐暗的现象。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事物或人的衰落、结束或消亡。

山城(shān chéng)的意思:指建在山上的城市,也指山城景色秀美。

树影(shù yǐng)的意思:指树木投下的影子,比喻隐藏着真相或隐含着某种事物的迹象。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溪流(xī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清澈、流动不息。

新水(xīn shuǐ)的意思:指新鲜的水,比喻新事物、新思想。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城与溪流的和谐共存,以及自然界的生动景象。首联“山城面面俯长溪,万古溪流不向西”以山城俯瞰长溪起笔,展现了山城与溪流的地理关系,同时通过“万古”一词,赋予溪流以悠久的历史感,暗示其永恒不变的特性。颔联“莺逐春风林外啭,雁归寒渚雪中迷”则转向对季节变换中生物活动的描绘,黄莺追逐着春风在林外鸣叫,大雁在寒冷的河洲中迷失方向,两相对比,生动地展现了春去冬来、自然界的生命循环。

颈联“雨晴石上泉声细,日落岩前树影低”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观的描绘,雨后的泉水在石头上潺潺流淌,声音细碎悦耳;夕阳西下,岩石前的树木投射出低垂的阴影,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两句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尾联“老圃不须长抱瓮,只今新水已成畦”则转而关注农事活动,老农不必长时间提着水瓮浇灌,因为新的水流已经灌溉好了田地。这一句不仅体现了农耕生活的智慧与便利,也暗含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整首诗通过对山城、溪流、自然生物、农事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作者介绍

吴俨
朝代:明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官历礼部左、右侍郎。正德十一年,进南京礼部尚书。正德十三年,吴俨率大臣上疏谏阻武宗北游宣府、大同。正德十四年五月初十日卒于位,年六十三,赠太子少保,谥文肃。有《吴文肃公摘稿》。
猜你喜欢

赠人

剩作闲官不计年,得公相近转翛然。

饱谙文字能生病,始信虚空不住禅。

水涩船回休进棹,路长马倦莫加鞭。

漫成拙句为公寿,要作新正第一篇。

(0)

穷腊有怀

冰霜抵穷腊,伏枕久亦倦。

思公如和风,咫尺未得见。

人生无贤愚,各自有志愿。

但得所趣同,公固不我贱。

何须肱九折,始见金百鍊。

平安望中原,栖息各异县。

尚欲从公游,衰年保穷健。

(0)

赠童尧询蔡楠谢敏行

七年避胡尘,无复少年事。

适从岭外归,眼病不识字。

尚幸戎马间,得见此数士。

蔡童南城杰,所养盖有自。

两谢名家子,学已前作似。

相逢眼暂明,已足慰迟暮。

如何舍我去,使我起千虑。

江深羽檄繁,况此日月骛。

犹馀大谢留,与我相近住。

风霜渺墟落,泥土暗道路。

得无经此别,各复走他处。

期君则甚远,苦语不厌屡。

微言恐遂绝,其谁与调护。

要当发愤求,不欲侥倖遇。

圣门极坦平,渠自有回互。

河清倘有期,未死或可俟。

(0)

过岭将至江华先寄朱成伯二首·其一

自怪匆匆来往忙,又携儿女过湖湘。

敢言此地能安稳,且道新年离瘴乡。

(0)

桂林别珂首座二首·其一

故人相望马牛风,世事波涛滉漾中。

漓水东边两年住,往还才有一珂公。

(0)

宿刘固寺佛殿下即刘伶坟也

刘伶坟上土,佛殿古崔嵬。

坐久野僧出,天寒饥雁来。

千年醉里魄,一锸死前灰。

未尽先生意,空留数字回。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