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著:披上,覆盖。
我:指诗人自己。
数椽:几片。
浮翠碧:翠绿的屋檐。
公:您,指对方。
一水:一池水。
漾:波动,泛起。
琉璃:形容清澈如琉璃的水面。
心闲:心境悠闲。
境乐:环境快乐。
镇长:一直,长久。
好:美好。
拈起:拾取,捕捉。
风光:风景。
总是:总是如此。
诗:诗歌,诗意。
- 翻译
- 为我披上几片翠绿的屋檐,
借您一池琉璃般的水面。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和傅山父小园十咏(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美好的自然景象,并通过对比和借用,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艺术创作的愉快。
"著我数椽浮翠碧" 这一句,用“著”字来形容树木依附在房屋上,这里的“数椽”指的是屋檐下伸出的椽子,而“浮翠碧”则是借用水面的青碧色彩,形容树叶的绿意,是对自然景象的一种艺术化表达。
"借公一水漾琉璃" 这句中的“借公”,可能指的是诗人向朋友或同道请求帮助,而“一水”则是指小溪流水,“漾琉璃”则形容水面如同琉璃般光滑明净,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艺术化的描绘。
"心闲境乐镇长好"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心闲"意味着心态宁静,无忧无虑;"境乐"则是指外在环境给人带来的快乐;"镇长好"则表示希望这种美好的状态能够持续下去。
"拈起风光总是诗" 这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创作情感,“拈起”意味着轻易地捕捉到,"风光"指的是自然景象的变换,而“总是诗”则表明诗人在这种宁静美好的环境中,无论何时捕捉到的景象都能成为他诗歌创作的灵感。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借用,以淡雅、自然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自然景观的交融,以及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轻松地捕捉到美好瞬间,并将其转化为诗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二月望在巩昌客馆夜梦归里中与金十二丈傅九文学同游高五处士别业既觉有感而赋
东风解冻春二月,东还陇西驻吾辙。
中宵好月入窗明,孤馆殊花应时发。
慷慨既罢倚醉眠,梦里迢迢返东浙。
我家住在县乌伤,奕世衣冠绍先烈。
青岩之下华川湄,古木修篁荫门阅。
里中朋友不数人,总角交游到华发。
金丈虽老文益昌,傅子方强气难遏。
县南高叟故所居,别墅新营最幽绝。
大田多稼廪不虚,华屋有轩席常设。
自余便道过家时,三载于今成阔别。
今日何日乃盍簪,固应旧好三生结。
竹林藤簟坐峥嵘,橘径梅蹊行蹩躠。
篇章杂遝诗句哦,盘馔纷纭酒杯啜。
既誇答客语仍狂,颇怜哭子言犹噎。
俨然相对如平生,抵掌论心尽欢悦。
寒钟惊觉顿无聊,一点青灯自明灭。
倍思故隐只山中,却叹浮踪向天末。
嗟我文章非古人,虚名在世真叨窃。
一从螭陛到銮坡,久侍青光入金阙。
每多杜甫能自期,许身欲比稷与卨。
政图事主尽愚疏,岂意谋身转迂拙。
肃将使指往西垂,迢遰河山重跋涉。
严风裂面沙眯眸,冰髯霜鬓茎茎折。
瘦马冲寒不自禁,狐帽貂裘仍狗袜。
得非定远泛星槎,无乃中郎持汉节。
道涂梗塞竟莫通,使事须还遂中辍。
归报吾君扣九重,天颜只尺容趋谒。
傥矜弱质赐恩光,便向明时乞骸骨。
慈母手线犹满衣,先人遗书故盈箧。
鉴湖一曲非所望,家山自可采薇蕨。
《二月望在巩昌客馆夜梦归里中与金十二丈傅九文学同游高五处士别业既觉有感而赋》【元·王祎】东风解冻春二月,东还陇西驻吾辙。中宵好月入窗明,孤馆殊花应时发。慷慨既罢倚醉眠,梦里迢迢返东浙。我家住在县乌伤,奕世衣冠绍先烈。青岩之下华川湄,古木修篁荫门阅。里中朋友不数人,总角交游到华发。金丈虽老文益昌,傅子方强气难遏。县南高叟故所居,别墅新营最幽绝。大田多稼廪不虚,华屋有轩席常设。自余便道过家时,三载于今成阔别。今日何日乃盍簪,固应旧好三生结。竹林藤簟坐峥嵘,橘径梅蹊行蹩躠。篇章杂遝诗句哦,盘馔纷纭酒杯啜。既誇答客语仍狂,颇怜哭子言犹噎。俨然相对如平生,抵掌论心尽欢悦。寒钟惊觉顿无聊,一点青灯自明灭。倍思故隐只山中,却叹浮踪向天末。嗟我文章非古人,虚名在世真叨窃。一从螭陛到銮坡,久侍青光入金阙。每多杜甫能自期,许身欲比稷与卨。政图事主尽愚疏,岂意谋身转迂拙。肃将使指往西垂,迢遰河山重跋涉。严风裂面沙眯眸,冰髯霜鬓茎茎折。瘦马冲寒不自禁,狐帽貂裘仍狗袜。得非定远泛星槎,无乃中郎持汉节。道涂梗塞竟莫通,使事须还遂中辍。归报吾君扣九重,天颜只尺容趋谒。傥矜弱质赐恩光,便向明时乞骸骨。慈母手线犹满衣,先人遗书故盈箧。鉴湖一曲非所望,家山自可采薇蕨。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067c6cf214a8f8887.html
拟古四章将适钟陵赠别廖子所·其四
少小同里闬,不识里闬人。
与君南北巷,何似东西邻。
束发事远游,不得长相亲。
况复老大辈,长成先十春。
飘飘林上风,亦逐车下尘。
未必志气士,相疏遂沈沦。
乃者涉中泽,言采秋风蘋。
持赠同心者,庶以丽佩纫。
春华岂不荣,憔悴易伤神。
高谊媲金石,终为雷与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