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坞深复深,见花不见树。
《醉经楼八景·其六桃花坞》全文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隐逸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一坞深复深,见花不见树",开篇以“坞”字点出地形特点,暗示了幽静与深远,而“深复深”则强调了这种深度的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探索未知的神秘感。接着,“见花不见树”更是巧妙地将视觉焦点从实体转向了色彩与生命,花的绚烂夺目与树的背景地位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花的娇艳与生命力。
“人间可避秦,何必桃源路”,诗人借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现实世界中寻找一片净土,远离尘嚣与纷扰,如同逃避秦朝暴政的渔人发现了桃花源一般。这里的“何必桃源路”既是对传统避世思想的反思,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中同样可以找到心灵栖息之所的乐观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桃花坞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与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闰九月繁台酬寄常邓州前御史兄
昨属传书宽远忆,侧闻为郡解忧襟。
他乡病起逢秋色,故国花香见客心。
三径园庄常阒寂,百年台榭独登临。
天晴水散荆襄急,云合山包汝邓深。
州县黄堂非尔辈,朝廷骢马要人钦。
也知皂盖熊罴轼,不换乌台獬豸簪。
尽道白公如白玉,终然黄霸锡黄金。
徵聊拜相他年事,野老扶犁望傅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