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残宣统年时酒,梦里闻歌已隔朝。
《题李约庵观察见寄所画梅花折枝小幅赠汪星原紫澜八首·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以历史变迁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代更迭和个人情感的感慨。"一代兴亡百感消",开篇即揭示了对世事沧桑的深沉思索,一个时代的兴衰更替引发无数思绪,但随着时间流逝,许多情感似乎也随之淡化。"蹁跹重见旧裙腰"运用了比喻,将旧日事物比作舞动的裙摆,形象地描绘出昔日繁华景象仿佛重现眼前,却又如过眼云烟。
"抛残宣统年时酒"进一步点明时间线索,提及清朝末年的宣统年间,暗示了那个时代的痕迹和诗人对过去的记忆。"梦里闻歌已隔朝"则转入梦境,表达诗人即使在梦中,也能感受到那份时代歌声与现实之间的遥远距离,暗示了时光流转带来的恍若隔世之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这一意象,寓言式地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个人情感的寄托,语言含蓄而富有韵味。李稷勋作为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笔触,成功地传达了对历史变迁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崔孝妇
孝妇视姑疾,转革心徬徨。
潜以肉代药,誓为续命汤。
存姑若无已,剸刀若无伤。
脔落痛不入,人知云未尝。
皇天助肉神,一啖姑下床。
子澄哭其创,掩口使勿扬。
汝扬义则过,违教理非当。
肢体具父母,克全孝之常。
此盖迫不忍,事出仓卒肠。
复有窆亲地,既为豪所攘。
归璧须大力,妇人本何遑。
拔我金雀钗,脱我明珠珰。
别壤吉可买,抱骨改其藏。
愤懑终莫释,悒悒致殂亡。
豹毙尚还文,麝死可留香。
孝妇虽已矣,令名身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