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拾得磨墨寒山题岩赞·其二》
《拾得磨墨寒山题岩赞·其二》全文
宋 / 释了惠   形式: 古风

高兴层巅,断崖收晚烟。

笔底两三字,人间百篇

心手不相知,石上墨成池。

劫石消日,此墨无尽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篇(bǎi piān)的意思:指大量的文章或作品。

笔底(bǐ d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中最后的部分,也指心中最深处的思考或感受。

层巅(céng diān)的意思:形容层次很高,顶尖的地位或水平。

高兴(gāo xìng)的意思:指心情愉快、喜悦的状态。

劫石(jié shí)的意思:指通过不正当手段或强行干预来改变某种局势或结果。

两三(liǎng sān)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致在两个或三个之间。

千百(qiān bǎi)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多,表示很多、无数。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三字(sān zì)的意思:指三个字的词语或短语

上层(shàng céng)的意思:指社会中地位高、权力大的人群或阶层。

无尽(wú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没有止境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消日(xiāo rì)的意思:指日落西山,夜幕降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寒山在山顶磨墨题字的情景,充满了禅意与哲理。首句“高兴上层巅,断崖收晚烟”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寒山登高望远的场景,晚霞映照在断崖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笔底两三字,人间千百篇”巧妙地对比了寒山在笔尖轻点的瞬间与他作品在人间流传的广泛影响,体现了艺术创作的力量与深远意义。

“心手不相知,石上墨成池”则进一步揭示了艺术创作中精神与物质、内心与外在的深刻联系。寒山的心灵与他的手之间似乎没有直接的沟通,但正是这种看似不连贯的状态,使得墨水在岩石上汇聚成池,象征着艺术创作的源泉与积累。最后,“劫石有消日,此墨无尽时”以时间与空间的对比,表达了对艺术永恒性的赞美,暗示尽管世间万物皆有消逝之时,但艺术之墨却能永存,传递着超越时空的智慧与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寒山磨墨题字的日常场景,寓言般地探讨了艺术创作的本质、精神与永恒性,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中蕴含的哲思与美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了惠
朝代:宋

释了惠(一一九八~一二六二),蓬州蓬池(今四川仪陇南)人。年十九出家受具,初谒坏庵照于昭觉,后出三峡,由湖湘至江浙,谒浙翁琰、高原泉、无准范、石田董、妙峰善诸禅师。历住平江府定慧、温州雁山能仁、江州东林、庆元府天童景德、瑞岩山开善诸禅寺。理宗景定三年卒,年六十五。有《西岩了惠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大观撰《行状》。
猜你喜欢

至节日君仪见过诵思猿佳作

不赴郡楼宴,能过野寺门。

抚循悲节物,飘泊任乾坤。

瘴雾经霜尽,溪潮向晚浑。

思猿有佳作,敢为倒清樽。

(0)

元舆近诗加妙用寄四韵

谁识子昂孙,新诗霭暮云。

体兼诸谢备,名与少陵分。

今去知无敌,从来自出群。

南山能射虎,只许李将军。

(0)

送钱节七承议还台

平昔未识面,已景才业殊。

及来公诩家,把酒情忻如。

分携八换岁,益闻峻名誉。

我方姑熟隐,君解惠国符。

鹢舟始云泊,驾言过茅庐。

倾谈洗尘听,积忧令我舒。

凤窼无凡毛,龙窟多美珠。

朝家正清明,往矣涉亨衢。

泽民冀姚宋,致主优唐虞。

史笔采循吏,非君复谁书。

(0)

陈安止迁居三首·其二

陈子贫无居,东家借茅屋。

达士宁羞贫,四方所居隩。

平台荔阴下,天匠资尔筑。

青分一畦兰,绿种万竿玉。

幸遭文明运,志岂效孤竹。

又非远人音,欲以逃空谷。

翛然置藤榻,示疾肖金粟。

咒饭施诸鬼,夜半风肃肃。

嗟予在罗网,未暇亲杞菊。

忧愁无端来,刀剑搅胸腹。

渺思泛沧浪,期君濯双足。

时或临大野,泥耕看健犊。

(0)

和公择游寿圣院啜茶题名

史君尚清净,携客无杯肴。

茗酌诵佛经,尘缘顿沉抛。

疏云堕檐际,微风汎林梢。

吾心已皎皎,我学岂譊譊。

濡毫题名姓,识此逍遥交。

(0)

送陶秀才二首·其一

我爱陶渊明,隐不群异学。

今朝识其孙,璨璨真玉璞。

森然家风在,辩说倾电雹。

江头偶逢我,笑我何龊龊。

恨不从君去,高飞同饮啄。

顾此翅翎短,岂能超五岳。

我止愁复愁,君行乐其乐。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