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与屏帏兀,心随簋缶倾。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动地(dòng dì)的意思:形容某种情感或行为非常激烈,使人感到震动、动容。
浩荡(hà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宏大,浩大雄伟。
溟濛(míngméng)的意思:形容景物模糊不清,朦胧迷离。
牛力(niú lì)的意思:形容力量或能力非常强大,超出常人的范围。
屏帏(píng wéi)的意思:
(1).屏帐。 唐 白居易 《和杨师皋伤小姬英英》:“玳瑁牀空收枕席,琵琶弦断倚屏幃。”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相国寺内万姓交易》:“卖蒲合、簟席、屏幃……腊脯之类。” 清 刘大櫆 《翰林编修李公墓志铭》:“每讯鞠,公必坐屏幃后隐听。”
(2).犹内室。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屏幃深,更漏永,梦魂迷。” 宋 高彦休 《<唐阙史>序》:“问安之暇,出所记述,亡逸过半,其间近屏幃者,涉疑诞者,又删去之。”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千牛(qiān niú)的意思:形容力量巨大,无法估量。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太极(tài jí)的意思: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宇宙中的两种相对而又统一的力量,即阴和阳。太极哲学认为,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构成了宇宙万物的根本原理。
行天(xíng tiān)的意思:指能够操纵天地之力,具有超凡能力的人或事物。
作止(zuò zhǐ)的意思:指行为停止,不再进行。
- 注释
- 动地:形容力量极大。
千牛力:极言力量之大。
行天:穿越天空。
万马声:众多马匹的奔跑声。
溟濛:形容广大无边。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概念,象征宇宙的本源。
浩荡:广阔无垠,形容江河或胸怀。
平生:一生。
屏帏:帷帐,室内悬挂的布帘。
兀:孤独,独自。
簋缶:古代的食器,这里指酒杯。
黄头:形容老年人的头发。
多着缆:频繁忙碌。
作止:开始和停止,这里指作息。
三更:古代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深夜。
- 翻译
- 千牛之力撼动大地,万马奔腾响彻天空。
广阔无垠的宇宙迷失了太极之源,浩渺的江河陪伴我度过一生。
梦境中与帷帐相伴,心灵随着器皿中的酒水倾斜。
黄发苍苍的人们忙碌不息,作息等待着三更时分的来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家江行船遭遇风阻的情景。首句“动地千牛力”形象地写出风力之大,犹如千牛之力撼动大地;“行天万马声”则以万马奔腾的气势形容风声之响。诗人身处茫茫水域,风浪模糊了天地界限,象征性地表达了“溟濛迷太极”的迷茫与困惑。
“浩荡送平生”暗示风浪在推动诗人的人生历程,既有壮志豪情,也寓含人生的起伏不定。接下来,“梦与屏帏兀”描述诗人即使在睡梦中也被风声惊醒,无法安眠。“心随簋缶倾”进一步表达内心的动荡不安,仿佛连器皿中的食物都随着心情摇晃。
最后两句“黄头多着缆,作止候三更”,“黄头”可能指船夫,他们频繁调整缆绳以应对风向变化,直到深夜三更还在忙碌,显示出诗人对船行安全的关切和对未知的焦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坚韧与无奈,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柯四
东山多秀色,之子擅其英。
世业工文史,时名并弟兄。
高台怀索骏,灌木听求莺。
四壁凌云气,三冬映雪情。
有时然太乙,何日谪长庚。
渐展垂天翼,还传掷地声。
谈应高碣石,价已重连城。
岁月嗟投笔,风尘笑请缨。
腰间双剑在,赠尔驾长鲸。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