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玲珑岩始兴班明府赠予脚力·其三》
《游玲珑岩始兴班明府赠予脚力·其三》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巉岩支拄层空矫矫真看奋玉龙

只见石连诸洞口,不知人在几天中

鼎烟尚染仙云冷,僧米空悬布袋穷。

四海一瓢休未得,青骡谁可借淩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布袋(bù dài)的意思:布袋指的是一种用布料制成的袋子,也用来比喻能装下很多东西的容器。在成语中,布袋比喻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即所能接纳的事物和情感。

层空(céng kōng)的意思:形容层次分明,高低错落,空间感强。

矫矫(jiǎo jiǎo)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挺拔、威武、雄健。

空悬(kōng xuán)的意思:指事物无所依附,悬而不落。

青骡(qīng luó)的意思:形容年轻人有才华、能力出众。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天中(tiān zhōng)的意思:指在天空中,中央地带。

悬布(xuán bù)的意思:形容事物悬而未决,没有明确的结果或结论。

一瓢(yī p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程度极轻。

玉龙(yù lóng)的意思:指美丽而又威武的龙。

知人(zhī rén)的意思:了解人的性格和能力,并恰当地安排工作或职位。

只见(zhī jiàn)的意思:只能看到某一方面,其他方面无法看到或者没有看到。

支拄(zhī zhǔ)的意思:支撑,扶持。

不知人(bù zhī rén)的意思:不了解他人的真实面貌或不懂得辨别人的为人品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游览玲珑岩时的壮丽景象与深邃意境。首句“巉岩支拄逼层空”,以峭壁耸立、直插云霄的形象,展现了一种雄伟壮观的自然景观。接着“矫矫真看奋玉龙”,通过比喻,将山岩比作腾跃的玉龙,生动地描绘出岩石在阳光下闪耀的美丽景象。

“只见石连诸洞口,不知人在几天中”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洞穴之深邃,以及人在其中的渺小感,同时也暗示了探索未知世界的神秘与挑战。

“鼎烟尚染仙云冷,僧米空悬布袋穷”描绘了一幅仙气缭绕、僧侣生活的简朴画面,通过“仙云冷”和“布袋穷”等细节,展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与修行者的清贫生活。

最后,“四海一瓢休未得,青骡谁可借淩风”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追求的渴望,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诗人希望像青骡一样,能够自由地飞翔于天地之间,但又感叹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这一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洞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壬辰十二月最初以阴雪未作秣陵游予亦膏车不发·其二

我去瞻园久,三年草又繁。

空廊还纳月,穿树不知门。

白下旧宾主,青衫新弟昆。

与君期岁晚,飞雪傥论文。

(0)

黄岩扬定夫前辈寄示感怀诗次韵奉答·其二

郡记重编郑缉之,梓乡旧帙渺金丝。

赤城灵秀逶迤接,白石渊源约略知。

垂老生涯同寂寞,读书种子孰扶持。

至今墨妙碑亭过,尚忆先生坦腹时。

(0)

和哭盦诗·其三

铁砚冰镕汎墨花,南山夜雨走雷车。

深怜范老胸盈甲,尽道温生手惯叉。

鹿野呦呦春唤侣,鱼歌浩浩客无家。

悬知衡岳云开处,一叶轻舟渡赤沙。

(0)

十日枕上作

簟凄镫磊夜孤清,卧病空堂月半明。

我已思归眠不得,乱虫莫更作秋声。

(0)

九日陶然亭独坐

西山青到谷为陵,谁向荒亭问废兴。

半老年光秋似嫁,独来风味野于僧。

乡心满地滋鲈脍,兵气缠霄引雁绳。

欲折黄花还自笑,白头傲骨两崚嶒。

(0)

澹堪杂诗·其一

吾家墙之东,云水一庐小。

菜圃杂菊畦,种得花多少。

新柳垂万丝,好音坐幽鸟。

别院寄妻孥,人事一无扰。

牙签三万轴,枕馈忘昏晓。

遥想云中君,吾意方缥缈。

(0)
诗词分类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诗人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