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成(bù chéng)的意思:表示事物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标,也可表示否定的意思。
风起(fēng qǐ)的意思:指风开始刮起来,也比喻事情开始发生或情况开始变化。
篙师(gāo shī)的意思:指船上的舵手,也泛指指挥者或领导者。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明夜(míng yè)的意思:指明天晚上或未来的夜晚。
岂可(qǐ kě)的意思:表示不可、不能、绝不。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师言(shī yán)的意思:师傅的教导和言谆意重。
贪程(tān chéng)的意思:形容人贪图短暂的权势或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通宵(tōng xiāo)的意思:通宵指整夜不睡,彻夜不眠。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葭苇(jiā wěi)的意思:葭苇是指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也用来比喻人的品质或境地。
星河(xīng hé)的意思:形容星星点点,繁多众多。
夜色(y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景色或氛围。
- 注释
- 篙师:船夫。
言已晚:已经很晚了。
岂可:怎么能够。
更贪程:再贪求赶路。
风起:起风了。
泊:停泊。
滩多:水滩多。
未易撑:不易撑船。
星河:星空银河。
夜色:夜晚的景色。
葭苇:芦苇。
撼秋声:发出秋天的声音。
回首:回头望去。
人千里:千里之外的人。
通宵:整夜。
梦不成:无法成眠。
- 翻译
- 船夫已经说了时间太晚,怎么还能贪求行程继续。
风起了就应当暂时停泊,水滩太多难以轻易划行。
夜晚星光照耀,芦苇在秋风中摇曳出声响。
回望故乡远在千里之外,整夜都无法入眠做美梦。
-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晚泊》描绘了夜晚舟行的情景。诗人通过篙师的话语,传达出时间已晚不宜再赶路的信息,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安全的考虑。"风起且须泊",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当风起时选择停靠,显示出谨慎与智慧。"滩多未易撑"进一步强调了行船的艰难,滩头险阻增加了旅程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诗的后两句转向内心感受,"星河明夜色,葭苇撼秋声",通过明亮的星河和秋夜芦苇的摇曳声,营造出宁静而寂寥的氛围。诗人遥望远方,心中涌起思乡之情,"回首人千里"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千里之外的距离感。最后,"通宵梦不成"揭示了诗人因思乡而难以入眠,整首诗以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深深的思乡之情收尾,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郡圃小山大资可斋先生所作也石久散而池亦荒恕斋来公补处叠之浚之访求旧记重刊之仍续留题之句以寄可翁翁又和之以某同出可斋之门不鄙赐示借韵为谢·其三
石好岁深欧记在,雨多云为段游开。
同门一士头如雪,许待龙图老子来。
题达磨渡芦图
白头浪中碧眼胡,赤脚笑踏雁衔芦。
太平寺主不知我,观音后身谁诳渠。
是身如幻本来空,偶然游戏非神通。
当年涉海向震旦,扁舟本与商胡同。
君不见壶丘弟子御风飞,犹有所待周笑之。
又不见横抛锡杖渡水僧,回瞻黄檗称大乘。
此胡法器更奇在,何曾以此为圣解。
萧郎不悟义不留,却要时人略惊怪。
异时埋骨寄熊耳,万里西归提只履。
忽从葱岭遇宋云,雅意依然今日是。
此图谁笔面如活,客来却咏凌波袜。
若将底事比渠侬,老胡暗中定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