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王 仓 少 尹 暇 日 言 怀 唐 /卢 纶 清 秋 多 暇 日 ,况 乃 是 夫 君 。习 静 通 仙 事 ,书 空 阅 篆 文 。剑 飞 终 上 汉 ,鹤 梦 不 离 云 。无 限 烟 霄 路 ,何 嗟 迹 未 分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鹤梦(hè mèng)的意思:比喻虚幻的幻想或不切实际的梦想。
况乃(kuàng nǎi)的意思:更何况,何况
乃是(nǎi shì)的意思:表示某个事物或情况的确实、不容置疑。
书空(shū kōng)的意思:形容书籍极少或没有。
无限(wú xiàn)的意思:没有限制或界限,没有尽头或止境。
习静(xí jìng)的意思:指习惯于安静、寂静的状态,不喜欢喧嚣、繁忙的环境。
暇日(xiá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工作或事务的日子。
霄路(xiāo lù)的意思:指高远的道路,比喻仕途、学业或事业的前途。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篆文(zhuàn wén)的意思:篆文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字形式,也是汉字的最早形态之一。
- 注释
- 清秋:指秋天气候清凉。
多暇日:有很多闲暇的时间。
况乃:何况。
夫君:对丈夫的称呼。
习静:静心修养,远离尘世。
通仙事:通晓神仙的故事或修炼之事。
书空:在空中比划字形,此处指研究篆书。
篆文:古代的文字,此处指高深的学问。
剑飞:以剑比喻人的志向高远。
终上汉:最终达到高位或成就。
鹤梦:鹤常被视为仙禽,此处指梦境中的超脱。
离云:离开云端,象征脱离尘世。
无限烟霄路:形容仕途广阔,前途无量。
何嗟迹未分:何必感叹自己的事业还未有显著的成就。
- 翻译
- 清冷的秋天有许多闲暇的日子,更何况这是丈夫在家的时候。
静心学习能通晓神仙的事迹,浏览篆书如同阅读天书。
剑如飞鸟终将上达天际,鹤在梦中也不离开云端。
前方有无尽的仕途之路,何必叹息还未留下明显的足迹。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诗人在一个清凉的秋日,心境悠闲,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习静通仙事"表明诗人向往于道家修炼之术,以求得长生不老的仙境;"书空阅篆文"则显示了诗人的学问渊博,对古籍有深入的研究。
"剑飞终上汉"可能是指剑气冲天,象征着英雄豪迈的情怀;"鹤梦不离云"则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愿望,如同仙鹤一般,在云端自由翱翔。"无限烟霄路"描绘出一片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诗人心中的道路似乎也如同这自然界一样,无边无际。
最后两句"何嗟迹未分"则流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的不舍和对未来未知的惆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道法修炼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出门
饥寒逼腐儒,颠倒作奇想。
长安远于日,无故思一往。
曾闻丈夫雄,咫尺视天壤。
岂知适千里,三月费劳攘。
为装迫旦暮,无乃太卤莽。
萧然一室中,何物是行帑。
念此壮心摧,低徊转悒怏。
浮云翳清晨,孤帆雨初注。
结束上高堂,回迟更千虑。
苦心发欢颜,但道舟楫具。
小儿不知愁,牵衣乞同去。
不忍与明言,多方使之误。
送行杂亲朋,刺刺语及暮。
风争雨渐稠,篙师发微怒。
郎今何多谈,明日谁与诉?
游招隐山六洞
攀陟情忘疲,洞壑洵回邅。
朝阳开霏微,夕景映澄鲜。
菡萏不可见,白雀徒空传。
窈窕北牖室,演漾南华泉。
虚窦显向背,隐磴潜亘绵。
蔽亏欺日月,藏纳杳云烟。
削凿太华小,淡瀩神岛连。
偶然二仪创,遂夺万古妍。
寓真赏非一,寻异怀屡迁。
浩荡观物化,聊谢区中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