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桂树》
《桂树》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桂树不耐老,岩烟与寄愁

山河无别寓,时命有同秋。

低月过山去,断云当涧流

寥寥弦尾曲,静籁激凄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过山(guò shān)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越过了山岭,比喻克服了困难或成功地完成了某项任务。

寄愁(jì chóu)的意思:寄愁意指通过写信或其他方式将自己的忧愁寄托给他人,以减轻心中的痛苦。

涧流(jiàn liú)的意思:形容水流湍急,连绵不断。

寥寥(liáo liáo)的意思:形容数量极少或非常稀少。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时命(shí mìng)的意思:指命运或时机。

有同(yǒu tóng)的意思:有共同点或相似之处

鉴赏

这首诗以“桂树”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命运无常的感慨。开篇“桂树不耐老,岩烟与寄愁”,以桂树易老的形象,隐喻人生短暂,愁绪难消。接着“山河无别寓,时命有同秋”,将个人命运与自然界的季节更替相联系,暗示人生的不可预知和无奈。后两句“低月过山去,断云当涧流”,描绘了一幅月落云散的画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最后“寥寥弦尾曲,静籁激凄愁”,以音乐的终止和寂静中的哀愁,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凉。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主上于奉天门赐坐焚香供茶午就赐斋问以宗门大意首以灵山付嘱继以迦叶感化为对喜赋诗以献

蓬莱云气湿袈裟,奏对天门日未斜。

膳部别分香积饭,龙团亲赐上方茶。

谩论魔佛生同劫,最喜华夷共一家。

山野自惭无补报,散花琪树读《楞伽》。

(0)

示寿知客

开先寺里迎宾日,禅智堂前说偈时。

客路如天春似海,子规啼断落花枝。

(0)

蜂房

牖户谁教各自开,花间衙内海潮来。

分门岂虑添丁恼,酿蜜应防闸课催。

蚁穴尚能藏郡国,龙宫亦自有楼台。

书生苦欠立锥地,凭仗东风为作媒。

(0)

寄于仲宽

欲写乡书寄故园,行人已远意空存。

举头忽见南来雁,个个随君度塞门。

(0)

泰和普阁寺壁颜辉画

涂生少与鬼神遇,家在我乡社山住。

踏破山河画得名,颜辉服役从之屡。

清贫四壁自挥手,旋题粉垩分新旧。

匣移好事为汝留,百年风雨人间寿。

泗水一盂捲沧海,娉婷妖孽颜如灰。

水平咄嗟具汤沐,运持万斛青莲开。

胡奴金童发拳曲,鼗鼓声喧叫万回。

玉环堆坏不能扶,天台惠林游国都。

杖头三国几英杰,识者当时知有无。

忽从殿角出彪虎,仓皇悔不弯弓弩。

走过盘拿值一龙,前额披鳞咸争武。

两禅痴坐殊不惊,松阴露滴秋冥冥。

寒山拾得笑何事,老佛垂发东南行。

定光亦向长汀去,千年狝猴作人语。

徵也光华照末来,胡雏那得相宾主。

光中兵甲血相溅,石勒诸儿眼如鼠。

括囊笑杀万缘空,醯鸡起灭何匆匆。

男儿一身佩宇宙,万亿劫后应相逢。

神交语了未可终,金鸡飞出扶桑红。

静巷道人正结夏,赤脚拟踏崚嶒峰。

邀我题诗观明月,如此风流何远公。

古来梦幻当相续,天地茫茫有形梏。

生事不逢随眼前,世间何事非蕉鹿。

跨牛庵前芳草绿,直上青天放黄犊。

机锋禁署腾玉霄,风流太史黄山谷。

(0)

筠窗读易

我家鉴湖山水僻,七百年来读周易。

化龙江上栖凤林,云淡风暄奏金石。

后来端简白玉堂,鸾坡万竹听鸾凰。

蓍草丛生紫云拥,龟文落箨占星芒。

君家亦在欧乡住,藜燄光辉旧游处。

深丛密筱映河图,人在筠窗淡思虑。

秋宵露华滴蕊珠,凉月正照窗中书。

研朱和露画奇偶,轇轕造化论锱铢。

与君相见应明年,细论一画羲皇前。

变易不易乃易理,孔圣晚岁亲韦编。

淡泊谁能味元酒,希声雅奏难为传。

高攀璿玑饮玉醴,醉倒宇宙空中船。

希夷歌诗念旧隐,陶令作赋思归田。

筠兮筠兮有生意,春雨一夕龙腾天。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