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涧屡寒涉,绿畴弥晚望。
应怜雁洲宿,绝胜剡溪访。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雁洲夜宿时所见的自然美景与内心感受。首句“山登极巑岏”以登山起兴,暗示旅程的艰辛与探索精神,同时也预示着接下来将欣赏到壮丽的景色。接着,“野适忽夷旷”转而描述开阔的田野景象,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清涧屡寒涉,绿畴弥晚望”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清冽的山涧流水与广阔的绿色田畴在黄昏时分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通过“屡寒涉”和“弥晚望”,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对自然之美的长久凝视。
“水亭荷芰开,园屋云松傍”则将视线转向水边的亭台与周围的园林景致,荷花盛开,云雾缭绕中的松树与房屋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最后,“应怜雁洲宿,绝胜剡溪访”表达了作者对雁洲的喜爱之情,认为在这里过夜比访问剡溪(古代著名的山水游览地)更为惬意。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雁洲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作者对当下所处环境的深深喜爱与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雁洲夜晚的自然风光,以及作者在此时此地的心境,展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