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正月二日游碑堂寺二首·其一》
《和正月二日游碑堂寺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吕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农事初兴欲及时,东城风物春熙

出郊开燕始今日,迎马献花才几枝。

万室游人方杂遝三竿煦景舒迟

乖崖真得绥怀术,八十年间俗不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熙(chūn xī)的意思:春天的繁荣景象

风物(fēng wù)的意思:指风景、景色。

怀术(huái shù)的意思:指心怀不轨,用心险恶,有不良企图。

及时(jí shí)的意思:指做事情或采取行动的时机恰当,不拖延,不耽误。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年间(nián jiān)的意思:指一段时间内,特定的年代或时期。

农事(nóng shì)的意思:

[释义]
(名)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构成]
偏正式:农(事
[例句]
农事繁忙。(作主语)

人方(rén fā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对待、相互交往的态度和方式。

三竿(sān gān)的意思:形容酒量极大。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舒迟(shū chí)的意思:舒适、安逸。

绥怀(suí huái)的意思:安抚、安慰心情。

献花(xiàn huā)的意思:献上鲜花,表示敬意或纪念

煦景(xù jǐng)的意思:温暖的阳光或春天的景色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杂遝(zá tà)的意思:指事物杂乱、混杂不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春天农事开始的景象与游人欢聚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首句“农事初兴欲及时”点明了时节与农事的紧迫性,表达了对春耕的期待与重视。接着,“东城风物又春熙”一句通过描绘东城的春景,营造了一种温暖、生机勃勃的氛围。

“出郊开燕始今日,迎马献花才几枝”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人们在春日郊外活动的场景,燕子开始筑巢,人们以鲜花迎接春天的到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万室游人方杂遝,三竿煦景渐舒迟”描绘了春日里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以及阳光逐渐变得柔和的景象,既表现了春天的温暖,也反映了社会的繁荣与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最后,“乖崖真得绥怀术,八十年间俗不知”则赞美了治理者(乖崖)的智慧与能力,使得在这八十年间,地方风俗得以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百姓生活安宁,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治理的高度认可与赞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农事活动、游人欢聚等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社会的和谐与繁荣,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作者介绍

吕陶
朝代:宋

(1027—1103)成都人,字元钧,号净德。仁宗皇祐间进士。神宗熙宁三年举制科,对策枚数王安石新法之过,出通判蜀州。哲宗元祐初,擢殿中侍御史,首上邪正之辨,劾新党蔡确、韩缜、张璪、章惇等。累迁中书舍人,进给事中。哲宗亲政,知陈州。坐元祐党夺职,责衡州居住。徽宗立,复集贤殿修撰、知梓州,致仕。有《净德集》。
猜你喜欢

卢甥申之自吴门寄颜乐间画笺

年来吴门笺,色泽胜西蜀。

春膏最宜书,叶叶莹栗玉。

贤甥更好奇,惠我小画幅。

开缄粲殷红,展玩光溢目。

巧随砑光花,傅色湿丹绿。

桃杏春共妩,兰桂秋始肃。

赵昌工折枝,露华清可掬。

妙手真似之,臧去不忍触。

苟非欧虞辈,谁敢当简牍。

又闻乐间君,古篆颇绝俗。

并求数纸书,寄我慰幽独。

(0)

黄知橘柚来诗

一舸放长江,遥林底处黄。

自知来橘柚,先已照沧浪。

绿叶凝烟密,金苞射日光。

相迎苍县雨,暗识洞庭霜。

味诧江陵种,庭垂禹庙荒。

何如船上看,数里更飞香。

(0)

次韵十诗.燕居

大老今居东海滨,燕居晚岁更申申。

外生但喜长依教,一笑相从莫问贫。

闲里只将诗作活,酒边犹有笔如神。

乞言授几俱休论,且作羲皇以上人。

(0)

颜侍郎挽词·其一

宴坐勿庵上,睎颜亦是颜。

平心真似水,立说信如山。

屡拥皇华节,盍登清禁班。

始终无玷阙,风裁许谁攀。

(0)

端明殿学士张公挽词·其四

昔幸参朝列,于公更有连。

规模包世界,风义薄云天。

送别诗犹在,贻书墨尚鲜。

伟人无复见,惟务宝青毡。

(0)

送倪正父侍郎使虏

经帷亲见犯天颜,口伐何劳抗可汗。

故国应悲周黍稷,遗黎犹识汉衣冠。

殊邻谍报终难测,累岁要盟恐易寒。

驰至金城上方略,始知颇牧在金銮。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