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异乡度过了五年时光后,终于踏上归途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家庭团聚的渴望与对子女成长的喜悦。
首句“五年为客在洪都”,简洁地勾勒出诗人长期离家在外的形象,洪都即今之南昌,是古代江南的重要城市。五年的时间跨度,不仅强调了离家之久,也暗示了诗人在这段时间内可能经历的种种辛酸与思乡之情。
次句“红烛花前酒满壶”,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伤感的氛围。红烛映照下,花影摇曳,酒香四溢,这样的画面既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也是对即将重逢的家人的期待。酒满壶,不仅体现了物质上的丰盛,更寓意着情感的深厚。
第三句“今日还家筋力倦”,转折处透露出诗人归途中的疲惫。经过长时间的奔波与思念,身心俱疲,但这种疲惫并未减损他对回家的渴望和对团聚的期待。筋力倦,既是身体的疲惫,也是心灵的疲惫,但这些都无法阻挡他归家的脚步。
最后一句“笑看儿女进屠苏”,以轻松愉快的笔触收尾,展现了诗人对家庭幸福的满足与喜悦。屠苏,古代的一种药酒,常在新年时饮用,象征着辞旧迎新。诗人笑着看着孩子们喝屠苏酒,既是对新年到来的庆祝,也是对家庭和谐美满生活的欣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游子归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家庭温暖的深切渴望。诗中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有对未来团圆的期待,充满了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贺翁总戎生子
春色鲜明花袅娜,画堂烟煖沉香火。
半痕新月照悬孤,掌上明珠生两颗。
明珠两颗殊凤麟,得此足为稀世珍。
祖宗积庆信有□,簪笏相传多后人。
香罗十字制成髻,红染茜花光彩异。
金杯潋滟贮兰汤,玉果犀钱□次第。
徐卿往昔誇两儿,浣花老翁曾赋诗。
登筵我岂汤饼客,庆贺一笑倾金卮。
题高廷用扇
绿树生阴昼萧爽,雨晴一派流泉响。
飞梁架石路逶迤,朝暮幽人自来往。
乱山深处扃涧户,野鸟嘤嘤啼一两。
车轮马足岁不到,芝草瑶花日应长。
逃名已遂平生志,却笑纷纷堕尘网。
今君慕此能相从,啸傲烟霞时抚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