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孤村》
《孤村》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舍南舍北地多荒,三两□□□□□。

□士尽归箕欲手,未应得眼前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地(běi dì)的意思:北方地区

得眼(de yǎn)的意思:指人的眼力敏锐,能够迅速看清事物的本质或真相。

三两(sān liǎng)的意思:指数量不多,大约是三到五个。

未应(wèi yìng)的意思:没有回应,没有应答

眼前(yǎn qián)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眼前疮(yǎn qián chuāng)的意思:指眼前的问题或困难,比喻当前需要解决的难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孤寂的乡村景象。首句“舍南舍北地多荒”直接点明了环境的荒芜,暗示着这片土地的衰败与萧条。接着,“三两人家”则以寥落的人烟反衬出村庄的孤独与寂寞,仿佛在这广袤的荒野中,只有零星几户人家勉强维持着生活的痕迹。

“士尽归箕欲手”一句,可能暗含着对士人的归隐或离去的感慨,或是对社会动荡、人才流失的无奈。这里的“箕”可能象征着隐居之地,而“欲手”则表达了士人想要有所作为却无处施展的遗憾。

最后一句“未应医得眼前疮”则是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在这样的环境下,即使有人试图解决眼前的困难,也似乎难以找到有效的解决之道。这句话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批判,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悲观情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荒凉孤村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变迁、个人命运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用前韵再呈石湖·其二

雅志樊生圃,遥惭裴相庄。

青云谢冠绂,白首映辉光。

尊酒深浮碧,炉薰细袅香。

连阴剧愁思,今日快晴阳。

(0)

为戴道士题画鹤

不逐腰缠客,清溪岁月深。

朝从游碧落,夕返憩瑶岑。

华表归时语,黄州去日心。

苍茫明月夜,兀立候松阴。

(0)

拟古二十七首·其二十五

白云出深谷,团团似车盖。

谁云本无心,为雨泽枯块。

飘风从何来,吹落九州外。

依依不成雨,负此色霮䨴。

出处宁固必,舒卷乃无碍。

且复归旧山,氤氲镇常在。

(0)

东园八咏·其五联碧池

甃池自成趣,左右拱吾亭。

西池水初满,东池泉又生。

浮光碧练净,倒影青天澄。

时来凫鸥侣,欲共幽人盟。

(0)

吴北川许海味不至讯以诗

我本东海人,旅食越两载。

缅怀故乡味,厌说天庖宰。

故人吴季子,殷勤许分待。

腆意未拜嘉,初约忽中改。

得非多遗忘,无乃甚欺绐。

笑予太早计,停箸想风采。

小诗当催逋,还胜百钱买。

会当入吾餐,腹中有东海。

(0)

拟嘉靖圣德颂二篇·其二

于维上天,万物父母。大君宗子,天所畀付。

天能生物,不能遂物。左右斯民,大君之责。

生欲有养,终欲有归。不有王者,孰主孰依。

维昔文王,泽及枯骨。掩骼埋胔,王政之一。

世衰俗降,治不法古。虚文虽存,实政莫睹。

流离委顿,掩覆莫施。下食蝼蚁,上食鸢鸱。

吾皇圣神,心含大造。惠鲜茕鳏,绥辑饥殍。

念厥没者,暴尸弃骸。孰悯孰恻,颠没草莱。

阴雨霜月,冤语吟啸。朕主神天,宁不汝悼。

天地虽大,或缺其仁。吾皇一念,旋乾转坤。

乃召司徒,汝其度地。悉俾瘗埋,汝勿怠事。

乃召宗伯,汝其询咨。捡括以行,俾无或遗。

相彼王郊,其土埴埴。墓人冢夫,乃经乃画。

千夫如云,万锸如雨。劳相踊跃,畚筑具举。

屋如堂如,斧如坊如。崇崇连连,郁其冈如。

于殇于厉,于士于旅。是凭是藉,是宅是处。

焄蒿悽怆,若或有知。枯壤衔恩,冥途结悲。

周文则仁,据所目见。善推其为,皇泽丕遍。

皇泽丕遍,逮于重泉。矧也吾人,覆冒曷言。

至和薰蒸,玄化坱圠。动植蒙休,民不天折。

宇宙清肃,罔有害灾。怪妖藏灭,诸福毕来。

补天不能,助地不及。百神效灵,左右拱翊。

稽首圣皇,寿万千亿。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