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作千竿笔,随归五岳装。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帝子(dì zǐ)的意思:帝王的儿子,也用来形容非常宠爱的儿子。
结根(jié gēn)的意思:指事物根基牢固,根深蒂固。
可伤(kě shāng)的意思:可伤是一个形容词,表示容易受伤或易受伤害。
年事(nián shì)的意思:指年纪已经很大或者年龄已经很大的人。
陶唐(táo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放荡不羁,不拘小节。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五岳(wǔ yuè)的意思:五岳是指中国境内的五座最高的山峰,也用来比喻五个最重要的地方或者人物。
无可(wú kě)的意思:表示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无法改变现状的无奈之情。
湘竹(xiāng zhú)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竹子,借以比喻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湘水(xiāng shuǐ)的意思:指湖南的湘江水,比喻文采卓越的女子。
- 鉴赏
这首《湘管》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巧妙地将湘竹与历史人物帝子相联系,借物抒情,寓意深远。
首句“湘竹生湘水”,以湘竹生长于湘水之畔起笔,既点明了地点,也暗示了主题。湘竹,即湘妃竹,传说中因湘妃之泪而生,其纹理如泪痕,故又名“斑竹”。这一句便已营造出一种哀婉的氛围。
“当年事可伤”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对过往之事的感伤。这里的“事”不仅指湘妃之泪,更泛指历史上的种种悲欢离合,让人不禁联想到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
接着,“结根逢帝子,余泪亦文章”两句,将湘竹与帝子相联系,帝子在这里象征着历史上的英雄或重要人物。湘竹在帝子的陪伴下成长,其“余泪”化为“文章”,既是对历史人物情感的寄托,也是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
“采作千竿笔,随归五岳装”描绘了湘竹被采集后制成笔,随行者归来时携带,寓意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这不仅是对物质的描述,更是对精神传承的赞颂。
最后,“书成无可写,天地异陶唐”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这里的“书成无可写”意味着即便有千言万语,也无法完全表达心中的感慨,反映出对历史变迁和理想失落的深深叹息。“天地异陶唐”则暗喻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现实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渴望。
综上所述,《湘管》通过湘竹这一意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表达了对历史、人生、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