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
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
安堵(ān dǔ)的意思:指心情平静安定,没有烦恼和担忧。
长成(cháng chéng)的意思:指人长大成人或事物逐渐发展成熟。
儿童(ér tóng)的意思:指年幼的孩子。
火烧(huǒ shāo)的意思:指火灾烧毁房屋或财物,也可比喻严重的破坏或损失。
井邑(jǐng yì)的意思:井邑指井和邑都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比喻社会的基本组织和生活的必需品。
凉风(liáng fēng)的意思:指清凉的风,也用来形容事物的情况好转。
寥落(liáo luò)的意思:形容稀少、空旷、荒凉。
烧残(shāo cán)的意思:指被火烧得残破不全的东西或人。
野火(yě huǒ)的意思:比喻事情发展迅速,不受控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后的荒凉景象。开篇"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两句,直击人心,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毁灭性,只有极少数幸运者得以逃脱厄运。这是对生灵涂炭、家园破碎的深刻反映。
接下来的"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通过尚未恢复的水井和聚落,以及还未成年的孩子们,传达了战争带来的长期影响和生灵的脆弱。战乱导致社会结构的破坏,使得正常生活无法迅速恢复。
"凉风吹古木,野火烧残营"则是对自然与战争废墟共存的情景描写。凉风轻拂着古老的树木,而野火则在焚烧那些已经倾颓的军营。这两者相互映衬,既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也有荒凉破败的另一面。
结尾的"寥落千馀里,山高水复清"展现了战后空旷无人的广阔地带,以及恢复宁静的自然景观。这里的“寥落”强调了人迹罕至的孤独与荒凉,而“山高水复清”则预示着战争过后,自然界正在逐渐回归到它原本的宁静和纯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乱余生的刻画,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所带来的毁灭与对和平生活恢复的深切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