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双带子·其六》
《双带子·其六》全文
清 / 毛奇龄   形式: 词

红荷短间白荷长。细细风来细细香。

浓露滑篙联艇侧,同来到处家乡

家问到来同。侧艇联篙滑露浓。

香细细来风细细,长荷白间短荷红。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间(bái jiān)的意思:空闲的时间,指没有事情做的时候。

到来(dào lái)的意思:指某个时间点或某种情况的到来。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家乡(jiā xiā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或长大的地方。

家问(jiā wèn)的意思:家庭中的问题或矛盾。

来同(lái tóng)的意思:指人才或学识相近,相互吸取长处,互相比较。

来到(lái dào)的意思:接受任何人或事物,不加以拒绝。

细细(xì xì)的意思:非常细小、细致入微、详细。

细风(xì fēng)的意思:细小的微风。

乡家(xiāng jiā)的意思:指故乡、家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池塘的生动画面。"红荷短间白荷长",诗人以对比的手法,展现出红莲和白莲的交错之美,短小的红荷与修长的白荷相映成趣。"细细风来细细香",微风轻拂,荷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营造出宁静而宜人的氛围。

接下来,诗人通过"浓露滑篙联艇侧",描绘了清晨或傍晚时分,露水晶莹,轻轻沾湿船篙,乘舟之人悠然地在池塘中穿行,寻找着熟悉的乡间景象。"同来到处问家乡",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探寻。

诗的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呼应,"乡家问处到来同",再次强调了寻觅家乡的过程,"侧艇联篙滑露浓",形象地描绘了船行的动态和环境的湿润。最后两句"香细细来风细细,长荷白间短荷红",再次强调了荷花的香气和风的轻柔,以及色彩的对比,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鲜明。

总的来说,毛奇龄的这首《双带子(其六)》以细腻的笔触,通过视觉和嗅觉的描绘,展现了夏日荷塘的静美与游子的思乡之情,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作者介绍
毛奇龄

毛奇龄
朝代:清   字:大可   号:秋晴   籍贯: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   生辰:1623—1716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猜你喜欢

送郑司仓人蜀

商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
别意还无已,寓忧自不穷。
优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
关塞疲征马,霜氛落早鸿。
潘年三十外,蜀道五千中。
送君秋水曲,伽酒对清风。

(0)

和王突秋夜有所思

寂寂南轩夜。
悠然怀所知。
长河落雁苑,明月下鲸池。
凤台有清曲。
砒抽何人吹。
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穷巷秋风叶,空庭寒露枝。
劳歌欲有和,星鬓已将垂。

(0)

衷川独泛

倚掉春江上,横舟石岸前。
山螟行人断,迢迢独泛仙。

(0)

人秦川界

拢阪长无极,苍山望不穷。
石径索疑断,回流映似空。
花开绿野雾,莺啭紫岩风。
春芳勿遽尽,留赏故人同。

(0)

宴样州南亭得池字

二条开胜迹,大隐叶冲规。
亭阁分危岫,楼台绕曲池。
长薄秋烟起,飞梁古蔓垂。
水鸟翻荷叶,山虫咬桂枝。
游人惜将晚,公子爱忘疲。
愿得回三舍,琴尊长若斯。

(0)

同临漳纪明府孤雁

三秋违北雁。
万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关塞叶初黄。
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
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横夭无有阵,度海不成行。
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