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壁非石乃积铁,日光欲留气先灭。
独楸不叶狌狌啼,露顶孤巢愁列缺。
何人结椽楸树下,醉藉枯烟嚼阴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苍凉而壮美的山岭景象。首句“积壁非石乃积铁”,以奇特的比喻开篇,将山壁比作堆积的铁块,营造出一种厚重、坚硬的氛围。接着“日光欲留气先灭”一句,通过日光与空气的对比,暗示了山岭环境的寒冷与荒凉。
“独楸不叶狌狌啼,露顶孤巢愁列缺。”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岭的孤独与荒寂。独树无叶,鸟儿哀鸣,露顶孤巢,似乎在诉说着无人问津的寂寞。而“愁列缺”则借雷电之形,表达了内心的忧愁与不安。
“何人结椽楸树下,醉藉枯烟嚼阴雪。”诗人想象有人在树下饮酒作乐,却是在枯萎的烟雾和阴冷的雪中,这种反差更显出生活的艰难与苦涩。最后,“天笋万仞不可齧,移向云根塞蛟穴。”以“天笋”喻指山峰,强调其高耸入云,难以攀登,同时也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巧妙穿插,展现了清末社会环境下人们面对自然与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壮丽景色的赞叹,也有对生存困境的无奈与反思。
子阳意高希古人,文如行空无定云。
清明未容诗酒污,放旷自许渔樵亲。
故园好木日夜长,友逝兄沦不同赏。
改绿移红自若何,蹑磴扪萝心独往。
我昔迷津经上吕,斗出飞亭压行路。
石影参差研匣寒,花阴回薄书奁暮。
离家十里山转深,琅玕满地芝成林。
竹鸡睡去月当午,閒听孙登长啸音。
少年轻远行,易发同尔汝。
红颜望中老,离恨尚如许。
妾身异金石,更涉几寒暑。
长天谁云广,不见收堕雨。
愁来津头望,信绝不得渡。
邻妇念幽独,艇子隔溪语。
落日下空江,脩烟淡晴渚。
流恨满春风,西飞数归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