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哀歌(āi gē)的意思:形容悲伤哀怨的歌声或歌曲。
白浪(bái làng)的意思:指海浪翻腾、波涛汹涌的景象。
濒危(bīn wēi)的意思: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即将灭绝或消失。
补天(bǔ tiān)的意思:补天指的是修补天空,比喻极其伟大的事业或壮举。
故宫(gù gōng)的意思:指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一。
和议(hé yì)的意思:指双方或多方通过协商、谈判达成共识,解决分歧或争端,达成和解的协议。
降旗(jiàng qí)的意思:降下旗帜,表示战争的结束或者胜利的到来。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乾坤(qián kūn)的意思:指天地宇宙,泛指世界万物。
青海(qīng hǎi)的意思:指人或物的状态清新、纯洁,没有被外界所污染。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天功(tiān gōng)的意思:指极高的技能、才能或造诣。
雾散(wù sàn)的意思:雾散是指雾气消散,形容困惑、迷茫的事物逐渐明朗化或疑虑、误会等逐渐消除。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业已(yè yǐ)的意思:已经,早已
一曲(yī qǔ)的意思:指一首曲子,也用来比喻一段事情或一段时间。
怨秋(yuàn qiū)的意思:指人们对秋天的不满和抱怨。
追和(zhuī hé)的意思:指人们在行动中互相追赶,互相追随,相互配合。
奏补(zòu bǔ)的意思:指上报上级或向有关部门请示、汇报事情或需要补充、完善的内容。
-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国家兴衰的深刻感慨。首联“宋迹逢厓业已空,濒危谁奏补天功”以“宋迹”开篇,暗指宋代的辉煌已成过往,而“逢厓业已空”则暗示了历史的不可逆转。接着,“濒危谁奏补天功”一句,借补天之典故,表达了对挽救国家危难无门的深深忧虑。
颔联“黄龙雾散沈青海,白浪魂归泣故宫”运用象征手法,将历史事件具象化。黄龙雾散象征着历史的迷雾逐渐消散,青海的沉寂则暗示着昔日繁华的消逝;白浪魂归则描绘出一种悲凉的氛围,故宫的哭泣则直接表达了对往昔荣光的怀念与哀悼。
颈联“岂有降旗随断锁,独追和议怨秋风”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降旗”与“断锁”的对比,表达了对投降与分裂的强烈谴责;“和议”与“秋风”的结合,则隐喻了和平与时间的无情,以及对这些因素导致国家衰败的无奈与愤慨。
尾联“乾坤此闰无穷恨,一曲哀歌明月东”收束全诗,将情感推向高潮。乾坤此闰,既可理解为天地间无穷的遗憾,也可视为对历史周期性衰落的感慨;“无穷恨”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国家命运无法改变的深深悲痛。最后一句“一曲哀歌明月东”,以哀歌结束,明月东升则给人以希望的暗示,但在这首诗中,更强调的是哀伤与反思的永恒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表达了对国家兴衰、历史变迁的深沉感慨,以及对和平与国家统一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