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七首·其二十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咏史二十七首》中的第二十二首,以两位历史人物——柳宗元(字子厚)和韩愈(字昌黎)的事迹为题材,进行了一番深刻的评论。诗中提到柳宗元在县崖题壁,展现了他敢于直言的性格;而韩愈则向华岳投书,表达了他的才智和决心。诗人通过这两个典故,揭示了一个道理:小人即使被激发出了勇气,也只是表面的勇猛;而君子,尽管有时可能显得愚直,却是内在智慧的体现,他们的真正品质在于道德和原则。
王夫之在此诗中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人性的洞察,认为真正的君子在困境中仍能坚守道义,即使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愚”,实则是高尚品德的体现。这种评价既是对两位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是对理想人格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金山怀古
大江东去绕金山,坡老当年此往还。
一曲铜琶歌水调,千秋玉带镇禅关。
雄才脱略疑青兕,春梦浮沈付白鹇。
等是鸿泥留爪迹,那堪尘土对愁颜。
粥鼓浑疑战鼓频,寒潮落日大江滨。
中兴事业开名将,半壁江山仗美人。
何物书生轻扣马,至今遗像尚骑麟。
閒僧指点黄天荡,付与渔樵话劫尘。
暨阳怀古二十三首·其三胥歌村
父雠固当复,臣道不可无。
处宫复鞭墓,千载议子胥。
夷考楚弃疾,弑兄夺其居。
新台丑莫掩,杀贤信谄谀。
天伦既澌减,日君实愧诸。
衡以顺逆义,孝子刃独夫。
间关出虎口,愤激生穷途。
所惜属镂死,前智何后愚。
胡不早引退,伏剑明区区。
我来胥歌村,荒烟吊平芜。
漂女今安在,芦中人亦殊。
但听社公鼓,幸未讹髭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