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作·其三》全文
- 注释
- 形:简陋的床榻。
日:每天。
蘧然:变化无常的样子。
倚杖:手拄拐杖。
支颐:托腮。
髻指天:头发仿佛指向天空。
莫逆:亲密无间的朋友。
过门:来访。
无子祀:没有子孙祭祀。
时来:时机来临。
鉴井:清澈如镜的井水。
跰?:形容人脚步不稳,这里可能表示心情激动或感慨。
- 翻译
- 每日生活在简陋的床榻上,内心却常觉变化无常
手拄拐杖,托腮凝望天空,仿佛发髻直指天边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作品,名为《病中作(其三)》。从这短小的片段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寄形一榻日蘧然”表明诗人因病卧床,时间在漫长而乏味地流逝,"倚杖支颐髻指天"则描绘了一种无奈与悲凉的生活画面。诗人靠着拐杖,托腮思考,发髻指向天空,或许是在思索生命的意义或是对命运的无奈。
“莫逆过门无子祀”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家族延续和宗族祭祀的忧虑。"莫逆"暗示着一种无法改变的宿命,"过门无子"则是对没有后代的哀叹,而"祀"指的是家庭祖先的祭祀活动,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血脉中断的担忧。
“时来鉴井自跰?”这句诗显得有些疑惑和反思。"时来"意味着时间的流逝,"鉴井"可能指的是古代用水面作为镜子来观察自己的习俗,而"自跰"则有自我审视、自我反省之意。这句话或许在询问时间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是一种对生命和自身价值的探究。
整体来说,这段诗展示了诗人因病痛苦,面临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于家族延续的忧虑。通过这些简单的语言,杨时以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个人命运与宇宙时间的交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宣州李漕园亭三首·其二吸川亭
百川缈鲸波,鲸背高突兀。
佳气浮金银,层观可髣髴。
中有万顷陂,馀地纳溟渤。
咫尺三千里,惊湍詟凡骨。
而我理烟艇,遥欲窥其窟。
凭栏俯瀰漫,始觉到崷崒。
涓流信污沱,昼夜徒汩汩。
万钱沃燥吻,何取杯中物。
题四兄茂安秀野亭
山作屏风云作篱,岧峣亭子俯涟漪。
绝知此地风光好,直为主人心迹奇。
侧塞乱花红被径,檀栾高竹翠缘陂。
惠连自喜陪幽赏,判却归时倒接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