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首夏》
《首夏》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娇红扫尽绿阴成,便觉庭虚暑气生。

旋拂藤床方竹枕,不妨鼻息雷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鼻息(bí xī)的意思:指人或动物呼吸时的气息,也用来形容人的情绪或意志的微弱变化。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方竹(fāng zhú)的意思:指直立而高耸的竹子,比喻人的品行高尚,不屈不挠,坚定不移。

娇红(jiāo hóng)的意思:形容颜色鲜艳、娇嫩的红色。

雷鸣(léi míng)的意思:形容雷声大作,声势惊人。

暑气(shǔ qì)的意思:炎热的气候

藤床(téng chuáng)的意思:指一种用藤条编织而成的床,比喻虚弱无力或缺乏斗志的状态。

竹枕(zhú zhěn)的意思:指以竹子制成的枕头,比喻清贫的生活或者简朴的生活方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与诗人细腻的感受。首句“娇红扫尽绿阴成”,以“娇红”象征春末的花朵逐渐凋谢,而“绿阴成”则预示着夏日的绿叶茂盛,形成一片浓荫。这不仅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示了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到来。

接着,“便觉庭虚暑气生”,通过“庭虚”与“暑气生”的对比,突出了夏日的炎热,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宁静与空旷的感觉,让人感受到在炎炎夏日中的一丝清凉与宁静。

后两句“旋拂藤床方竹枕,不妨鼻息作雷鸣”,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舒适与安宁。他拂去藤床上的灰尘,铺上方正的竹枕,准备在夏日的夜晚休息。这里使用了“不妨鼻息作雷鸣”这一夸张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即使在这样安静的环境下,诗人的鼾声也能如同雷鸣一般响亮,既幽默又生动,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夏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个人感受的融入,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宁静与舒适的态度。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拜严方范祠

东都重风节,先生实启之。

有士盖如此,不拯家国危。

乃知大厦倾,未易一木支。

我读党锢传,涕流每交颐。

往来桐江船,必拜严子祠。

俯诵宛陵句,仰观文正碑。

禹稷与颜回,千载同其师。

数公固天人,可望不可追。

但愿如玄英,隐居名能诗。

(0)

明叔同舟见别于永和

炮云忽作空中起,坐觉相顾移表里。

儿曹厌静欣聚落,数问篙师行几里。

人生到处如燕鸿,南北故怜无定耳。

有时相与说旧游,此味犹如蠹书纸。

秋风日夜催落水,我鬓半霜那足倚。

况堪忽忽新悼亡,忍并高山对流水。

陈侯于我四海人,气合能同旧州里。

向来风雨懒出门,今乃江程劳玉趾。

(0)

怀徐审知王彦博审知之侄彦章

为见山花发,忽思湖柳深。

当君散帙坐,著我倚楼吟。

别句漫多纸,别觞终欠斟。

光阴几尺璧,书疏阙万金。

病驹匪恋秣,鸿雁归有心。

已后兰亭集,犹能与竹林。

(0)

呈陆严州五首·其五

往游金陵都,始攀石湖仙。

为我谈公诗,大雅后有焉。

谓我欠公诗,勉哉成其天。

此语久不理,今朝堕公前。

(0)

次韵王进之欲雪兼属林令

雨集疑为霰,云阴骤欲开。

共嗟三白晚,还是一年来。

令已忧民切,君当著语催。

不应浑似我,形槁亦心灰。

(0)

田家行二首·其二

江东闻田歌,湖北听田鼓。

鼓声于以相疾徐,歌调因之慰劳苦。

东山丝竹仍携妓,风月鸣蛙胜鼓吹。

何如田鼓与田歌,乌乌坎坎安而和。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