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霸业(bà yè)的意思:指占据权力和地位,统治一方或一国的事业。
跋扈(bá hù)的意思:形容傲慢自大,专横跋扈。
不有(bù yǒu)的意思:没有,没有存在或拥有某种东西
高谈(gāo tán)的意思:指言辞高妙,谈论深刻或高深的言谈。
管仲(guǎn zhò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能力卓越,是一种称赞和敬重的词语。
过江(guò jiāng)的意思:指越过江河,比喻克服困难,突破障碍。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扪虱(mén shī)的意思:形容过分细心,小题大做,忧虑过多。
气雄(qì xióng)的意思:形容气势雄壮,威风凛凛。
消亡(xiāo wáng)的意思:指物体、事物、势力等逐渐消失、灭亡。
意气(yì qì)的意思:形容人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自信和活力。
-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景略(即王导)的雄心壮志与历史命运,展现了对这位东晋时期重要政治家的深刻洞察。首句“扪虱高谈意气雄”生动地刻画了王景略在闲暇时谈论国家大事,言辞激昂,充满豪情壮志的形象。这里的“扪虱”既指闲适的生活状态,也暗含着对时局的关心和思考。
“肯随跋扈过江东”则表达了对王景略不随波逐流、坚持正道的赞扬。王导在历史上的确以其忠诚和智慧,帮助东晋政权稳定,避免了乱世中的动荡,这与“过江东”的豪迈形象形成对比,凸显了他的政治远见和人格魅力。
后两句“可怜管仲身死后,霸业消亡不有躬”将王导与春秋时期的齐国相管仲进行了对比。管仲在生前为齐国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其死后,齐国的霸业并未能长久保持。诗人以此来感慨,即使王导在世时为东晋的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的身后,东晋的霸业最终还是走向衰落,未能持久。这不仅体现了对王导个人功绩的肯定,也蕴含了对历史兴衰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景略个人经历的描绘,以及与历史人物管仲的比较,展现了对这位东晋重臣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晚渡渭桥寄示京邑游好
我行背城阙,驱马独悠悠。
寥落百年事,裴回万里忧。
途遥日向夕,时晚鬓将秋。
滔滔俯东逝,耿耿泣西浮。
长虹掩钓浦,落雁下星洲。
草变黄山曲,花飞清渭流。
迸水惊愁鹭,腾沙起狎鸥。
一赴清泥道,空思玄灞游。
同王维过崔处士林亭
映竹时闻转辘轳,当窗只见网蜘蛛。
主人非病常高卧,环堵蒙笼一老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