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骠骑(piào qí)的意思:指杰出的骑兵,也用来形容英勇善战的将领或勇猛威武的士兵。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汉家(hàn jiā)的意思:指中国人的家庭、国家或民族。
旌旗(jīng qí)的意思:旌旗是指旗帜和旌旗的集合,也用来形容威风凛凛的景象或者人物。
可能(kě néng)的意思:有可能发生或存在的事物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塞马(sāi mǎ)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速度极快,如同飞马一样迅疾。
卫霍(wèi huò)的意思:指人勇猛、武力强大,能够保卫家园或国家。
燕然(yàn rán)的意思:形容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一片(yī piàn)的意思:形容某种状态或情景下的整体一致或一片景象。
- 注释
- 秋草:秋季的草丛。
黄云:秋天的乌云,象征战争的阴霾。
塞马:边疆地区的马匹。
骠骑:古代的一种高级骑兵官职。
旌旗:旗帜,象征军队。
卫霍:指卫青和霍去病,两位汉代名将。
年年出:频繁出征。
燕然:地名,东汉窦宪大破北匈奴后曾刻石记功。
一片碑:象征着赫赫战功。
- 翻译
- 秋天的草原上黄云漫天,边塞的战马长得壮实肥美。
汉朝的骠骑将军手持旗帜,威风凛凛,如同当年的卫青、霍去病。
- 鉴赏
这首宋朝曹勋的《塞下曲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边塞秋日景象。首句“秋草黄云塞马肥”,通过“秋草”和“黄云”渲染出边疆的荒凉与辽阔,而“塞马肥”则暗示了边地战马的健壮,展现了边塞生活的独特风貌。
次句“汉家骠骑拥旌旗”,“汉家”暗指唐朝或宋朝,因为曹勋是南宋人,此处借汉代的名将来形容本朝的军事力量。“骠骑”指的是勇猛的骑兵,“拥旌旗”则展示了军队的威严和气势。
后两句“可能卫霍年年出,不及燕然一片碑”,诗人以卫青、霍去病两位汉代名将的典故进行对比。卫、霍曾多次率军出征,屡建功勋,但诗人认为,即使他们的功绩再高,也不及“燕然一片碑”的象征意义。这里的“燕然”指的是东汉窦宪大破北匈奴后,在燕然山刻石记功之事,象征着功业永垂不朽。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边关将领期望能有像燕然勒石那样的赫赫战功,而非年年征战的无尽劳顿。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边塞秋景为背景,寓言式地表达了对边防将领的期许,既有对战争的冷静审视,也寄寓了对和平与功业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塘栖舟中持螯独酌至醉
樽中有酒不常满,人生百岁同逝流。
向来得失迭哀乐,一去渺若烟云收。
江头青山熟行客,绕船迤逦相迟留。
连旬积雨苦霖沥,倏吹爽气何翛翛。
高悬薄日照天海,便觉万里空青浮。
残杨秃处见荒店,败荷芟尽无藏鸥。
凭舷举酌向遥属,惝恍在目纷可愁。
故人旌骑满台省,安有閒梦来沧洲?
蟪蛄啼老越溪晚,芙蓉花发湘江秋。
陶然一醉尽今日,明日之事良悠悠。
示李生二章·其二
冥漠不可竟,作息有至常。
受以大匠斧,始知材木良。
但忧误凿枘,偭错员与方。
园林变条卉,易悴匪至芳。
丹山敛灵迹,不如无凤皇。
偓佺饮元气,体弱神明强。
披云偶一见,六合皆流光。
作圣有基始,此理争芴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