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箪痕平。兔华斜映彀幮明。
- 鉴赏
这首《南乡子·暑夜用欧阳炯韵(其五)》由清代诗人黄之隽所作,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画面感。
首先,“碧箪痕平”一句,以“碧箪”比喻月光洒在平滑的物体上,营造出一种清凉宁静的氛围。“痕平”二字,既描绘了月光均匀地铺展在地面上的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和谐宁静状态的欣赏和向往。
接着,“兔华斜映彀幮明”中,“兔华”指的是月亮,这里巧妙地将月亮比作兔子,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斜映”则描绘了月亮斜挂在天空,光线斜斜地照在窗户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略带神秘的氛围。“彀幮明”则进一步强调了窗户在月光照射下的明亮,仿佛整个房间都被温柔的月光所包围。
“偎贴枕屏松鬓尾,双眸水”这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在夜晚的静谧中,紧贴着枕头,鬓发轻轻松散,双眸如水般清澈,仿佛在静静思考或期待着什么。这一场景充满了女性的柔美与神秘,让人不禁联想到夜晚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
最后,“盼得人羞抽臂起”一句,巧妙地运用了动作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等待或期盼某个人的到来时的微妙心理。当她终于等到那个人,却又因为害羞而轻轻地抽回手臂,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同时也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羞涩与期待的色彩。
综上所述,这首《南乡子·暑夜用欧阳炯韵(其五)》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成功地捕捉了夏日夜晚的独特氛围和人物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和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西湖初夏
花飞春减绿阴成,不住风光绕禁城。
山寺晚晴蝉欲噪,柳林犹啭数声莺。
声声慢.九日松涧席
橙香小院,桂冷闲庭,西风雁影涵秋。
凤拨龙槽,新声小按梁州。
莺吭夜深啭巧,凝凉云、应为歌留。
慵顾曲,叹周郎老去,鬓改花羞。
何事登临感慨,倩金蕉一洗,千古清愁。
屡舞高歌,作成陶谢风流。
人生最难一笑,拚尊前、醉倒方休。
待醉也,带黄花、须带满头。
东坡像李伯时作曾无疑藏之命予赞之
龙章凤姿,挥斥八极。天心月胁,照映万物。
孟子之气,庄周之文。瞻之在前,尚有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