隰有木,其乔则蠹,师氏削尔以居。
风之飘斯,卒陨卒队。岂不尔诟,匪尔之故。
隰有苇,其夭孔仪,师氏缉尔以衣。
风之飘斯,卒陨卒隳。岂不尔诟,匪尔之为。
隰有雈矣,湿有蓷矣。闵尔之乖然,余已焉怀。
隰有萑矣,湿有蓷矣。乐尔之惛然,余已焉怀。
隰有木,其乔则蠹,师氏削尔以居。
风之飘斯,卒陨卒队。岂不尔诟,匪尔之故。
隰有苇,其夭孔仪,师氏缉尔以衣。
风之飘斯,卒陨卒隳。岂不尔诟,匪尔之为。
隰有雈矣,湿有蓷矣。闵尔之乖然,余已焉怀。
隰有萑矣,湿有蓷矣。乐尔之惛然,余已焉怀。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隰有木之什四章》中的第四章,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慨相融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湿地中树木、苇草和雈蓷等植物的描绘,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命运多舛的感慨。
"隰有木,其乔则蠹",意指低洼之地的树木,如果长得过高,容易遭受虫害;"师氏削尔以居",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如同匠人修剪树木一般,使人不得不适应。接着,诗人写到风吹过,这些植物纷纷倒下,象征着人生的起伏不定。
"岂不尔诟,匪尔之故",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认为并非植物自身的问题,而是外在环境的影响。接下来的"隰有苇,其夭孔仪",以苇草的柔弱易折,暗示了人生的脆弱。"乐尔之惛然,余已焉怀",诗人虽然同情它们的困境,但也表示自己已经习惯并接纳了生活的艰难。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寓了深沉的人生哲理,体现了王世贞诗作中常见的忧患意识和对命运无常的深刻反思。
天寒万木僵,月出四山静。
积雪缟清夜,幽崖自辉映。
上方衣裘单,俯视寒芒正。
长风扫纤云,平湖竟天净。
倒影落僧窗,横飞湿银镜。
微澜玉塔摇,秀色千岩竞。
俄然万象沉,坐觉群翳屏。
一鸟不复飞,光华久逾盛。
吟怀共朗彻,禅心寄枯劲。
秪觉尘界卑,忘身在高夐。
半空击瑶簪,泠然发孤咏。
万里吾目中,悠悠一渔艇。
猗与雄杰士,猛气盖八埏。
出身赴国难,受命不遑安。
左臂引乌号,右手提龙泉。
临敌试一呼,万夫却走还。
先声四海沸,壁垒俱破残。
旄头化石陨,天吴蛰重渊。
西北净边尘,东南荡蛮烟。
茅土非所希,贵使威灵全。
长揖返故庐,功高何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