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施州杂咏六首·其三》全文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潘希曾的《入施州杂咏六首(其三)》描绘了一幅幽深而神秘的山林景象。首句“如烟如雾暗空林”,运用比喻,将朦胧的雾气比作袅袅轻烟,弥漫在寂静的树林中,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幽深的氛围。接着,“湿不沾衣冷沁襟”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和清冷,虽然雾气湿润,却并未让衣物沾湿,只是让人感觉到肌肤的凉意直透心底。
最后一句“忽见斜阳一回望,始知身下白云岑”,诗人笔锋一转,引入了明亮的斜阳,这阳光穿透云层,照亮了原本阴暗的树林,让人顿觉眼前豁然开朗。此时回首望去,才惊觉自己身处白云缭绕的山巅。这一句以明亮的斜阳与之前的阴郁形成对比,寓意着困境中的希望和发现自我位置的惊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和诗人的心境转变,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岱·其一
东行望泰山,了了青芙蓉。
惊翻碧海色,飞落徂徕松。
渐近灭翠霭,未到闻清钟。
摄衣更攀陟,旷然开心胸。
幽花炫日月,异草迷春冬。
俯视小天下,知为众山宗。
不识何年代,盛典来登封。
玉检金泥函,瑞气罗千重。
七十二君迹,风吹杳无踪。
淳浇久已判,举手将奚从。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