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学犹怜小,明求惜未融。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废学(fèi xué)的意思:废弃学问,不再学习。
居然(jū rán)的意思:表示事情出乎意料、超乎想象,常常带有一定的惊讶、不可思议的意味。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名籍(míng jí)的意思:指人的名声和家世。
牧童(mù tóng)的意思:指放牧牲畜的孩子。比喻年幼无知的人。
内蕴(nèi yùn)的意思:内在的品质或特征
泮林(pàn lín)的意思:指聚集了许多人才的地方。
旁通(páng tōng)的意思:指旁边的通路也能通行,比喻通达事理或见解高明。
识解(shí jiě)的意思:
犹见识,见解。《北齐书·永安王浚传》:“ 文宣 末年多酒, 浚 谓亲近曰:‘二兄旧来不甚了了,自登祚已后,识解顿进。’”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彼无识解,不知远大。”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五:“得 茗柯 一发其旨,而斯诣不灭,特其识解虽超,尚未能尽穷底藴。”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孙毓绩的少年在入学时的情景,通过对比与比喻,展现了其与众不同的才华与潜力。
首句“毓绩才非旷”,以“非旷”强调孙毓绩的才能并非平庸,而是有着不凡之处。接着“居然异牧童”一句,将他与其他孩童进行对比,突出其与众不同,似乎已初露峥嵘。
“精神颇内蕴,识解足旁通”两句,进一步揭示了孙毓绩内在的深沉与广博的知识理解能力,他不仅内心丰富,而且能够融会贯通,展现出非凡的学习能力和悟性。
“废学犹怜小,明求惜未融”则表达了对孙毓绩的爱护与期待,即使暂时的学业停滞也不予苛责,而是鼓励其追求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融合,寄寓了对其未来的无限憧憬。
最后,“不知何岁月,名籍泮林中”以疑问的语气,预示着孙毓绩未来的成就不可限量,他的名字终将在学界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泮林(古代学府)中的一员,暗示其未来必将成为学识渊博、卓有成就的人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孙毓绩入学情景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他的才华与潜力,也寄托了对其美好未来的深切期望,体现了对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溪上要一只白簟扇盖头垂钓去年就节推侍御请之蒙惠一柄紫花纹者虽则鳞华具甚纰薄不及清源所出因就南郡陈常侍请之遂成拙句
难求珍箑过炎天,远就金貂乞月圆。
直在引风欹角枕,且图遮日上渔船。
但令织取无花簟,不用挑为饮露蝉。
莫道如今时较晚,也应留得到明年。
郡庭惜牡丹
肠断东风落牡丹,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红艳已空犹倚栏。
积藓下销香蕊尽,晴阳高照露华乾。
明年万叶千枝长,倍发芳菲借客看。
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
常年寒食在京华,今岁清明在海涯。
远巷蹋歌深夜月,隔墙吹管数枝花。
鸳鸾得路音尘阔,鸿雁分飞道里赊。
不是多情成二十,断无人解访贫家。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