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两僧相继而化有感二首·其一》
《两僧相继而化有感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丛席凋零敛眉争锋唇吻轻肥

叹无老宿纲要,时有亡僧为发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唇吻(chún wěn)的意思:唇唇相触,表示亲密无间。

凋零(diāo líng)的意思:指花草枯萎,或形容事物逐渐衰败、消失。

发机(fā jī)的意思:指人的智慧或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纲要(gāng yào)的意思:纲要指事物的主要内容或要点,是指导性的大纲或提纲。

老宿(lǎo sù)的意思:指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或从事某种行业的人。

敛眉(liǎn méi)的意思:收起眉毛,表示压抑、忍耐或顺从。

轻肥(qīng féi)的意思:指人体重轻而肥胖。

提纲(tí gāng)的意思:提纲是指写作或演讲时的大纲或框架,用来概括和组织内容。

有亡(yǒu wáng)的意思:拥有和失去

争锋(zhēng fēng)的意思:指争夺第一,竞争激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两僧相继而化有感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两位僧人相继离世的情景,通过对比生前的言行与离世后的寂静,表达了对逝去僧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丛席凋零空敛眉”,以“丛席”象征僧侣集会的场所,如今却因两位僧人的离去而显得凋零冷清,诗人不禁眉头紧锁,流露出内心的哀伤与不舍。次句“争锋唇吻斗轻肥”,运用反讽的手法,将生前僧人们在辩论中的激烈与口舌之争,比喻为“轻肥”的表面现象,暗示他们追求的只是言语上的胜利,而非真正的智慧与修行。

接着,“叹无老宿提纲要”,诗人感叹没有经验丰富的前辈僧人来指导后辈,意味着失去了传承与指引,突显出僧团在失去重要成员后面临的挑战与迷茫。最后,“时有亡僧为发机”,则以“发机”比喻逝去僧人的影响与启示,即使他们已离世,但其精神与教诲仍然激励着活着的人们,继续前行。

整首诗通过对两位僧人离世前后场景的对比,以及对僧团现状的反思,深刻地揭示了生命无常、精神传承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对失去时,如何从内心深处寻找力量与方向的主题。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寄倪云林

花明快雪钩帘坐,谩把閒情写竹枝。

谁谓两生仍在鲁,亚知三谢最能诗。

溪头姑恶当人语,露下戎葵向日垂。

艇子不来娄水暮,百回延望念深期。

(0)

从军行二首·其二

破敌三营外,城头日欲低。

举烽连碛远,战气接云齐。

旌帜惊乌起,铙箫杂马嘶。

祇愁千里月,少妇正悲啼。

(0)

次张元章见寄韵

未遂飞腾志,风尘战伐馀。

漫藏三尺剑,且著十年书。

江汉还多事,乾坤未定居。

晚成终大器,留眼看蟾蜍。

(0)

临平道中寄京师诸友

云外群山绾翠螺,马蹄长是客中过。

关河树色秋光近,驿路蝉声晚更多。

千古心期空皓首,百年人事等沧波。

自惭薄劣频趋走,几度因风想玉珂。

(0)

寄子高都事

昔年相与最多情,尚忆联镳度锦城。

御水满沟看洗马,宫墙隔树听流莺。

别来故旧今谁在?老去艰虞只自惊。

山色湖光总无赖,不堪幽独转愁生。

(0)

和希尧侄秋夜长韵

千林深夜响宫商,听彻幽斋夜更长。

露下鹤轩萤火湿,天低牛渚雁声凉。

捣衣月暗更三鼓,挑锦灯明字几行。

梦觉邻机犹晓织,凄其絺绤叹无裳。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