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赋得早雁出云鸣》
《赋得早雁出云鸣》全文
隋朝 / 李世民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

隔云时乱影,因风乍含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初秋(chū qiū)的意思:初秋指的是秋季的开始阶段,即夏季过去后初秋的时候。

出空(chū kōng)的意思:表示没有结果、没有收获或没有成就。

秋玉(qiū yù)的意思:指秋天的玉石,比喻美好的事物。

玉露(yù lù)的意思:指晶莹剔透的露水,比喻美好清新的事物。

注释
初秋:指秋季刚开始的时候。
玉露:清澈而珍贵的露水,常用来形容秋露。
早雁:指秋季最早南飞的大雁。
空鸣:在空中鸣叫。
隔云:被云层隔开。
乱影:影子交错、不清晰的样子。
因风:因为风的原因。
乍含声:时而能听到声音,时而听不到,声音忽隐忽现。
翻译
初秋时节露水清冽,早雁在空中鸣叫着飞过。
它们穿过云层时身影时隐时现,随风而来的鸣声时断时续。
鉴赏

在这首诗中,"初秋玉露清,早雁出空鸣"两句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秋天的早晨,露珠晶莹如玉,清凉而纯净;大雁在苍穹的天空中飞翔,叫声回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和感受,也传达了一种高远脱俗的情怀。

"隔云时乱影,因风乍含声"则是对前两句景象的进一步渲染。雁群在天空飞翔,偶尔被浮动的云朵遮挡,使得它们的身影看起来断续不一;而它们的鸣叫随着微风飘扬,时隐时现,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动感。

整首诗通过对早雁出云鸣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动态美的把握,以及对自由飞翔精神状态的向往。语言简洁而有力,意境开阔而不失细腻,是一首富含意象和情感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世民

李世民
朝代:隋朝   生辰:599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猜你喜欢

句·其四

倒悬欲堕花如缀,背立将飞鸟似惊。

(0)

失调名

剪罗幡儿,斜插真珠髻。

(0)

送毅夫总领淮西

莫沽金陵酒,莫折金城柳。

但观二十四桥月,夜夜凄凉照淮口。

孤墉不下兵转饥,河水浅狭红贼窥。

就今秋高不饮马,安得会有休兵时。

赤云烧空秋岸阔,雨少潮低运沟涸。

莫从局外鉴全胜,紧向棋心寻活著。

昨夜归来闻好语,大儿踏歌小儿舞。

喜言边敌归故巢,且省沿边转般苦。

边民之苦自古然,其媪荷锄翁戍边。

老翁无力助王国,但愿主圣群公贤。

上卿奉使亦奇事,肯为边氓劳抚字。

酒酣拂剑歌皇华,柂楼红湿汀蓼花。

(0)

寿范漕·其四

鹰鹯好弹击,自谓居使之。

凤凰不鸷搏,群狡亦莫欺。

但使德意多,何用风采为。

西台十六州,人自春熙熙。

(0)

径山留赠无准

十载京华少得閒,兹游浑似梦中山。

僧行古道元无径,云掩重扉更不关。

夜语浓时花簇簇,禅机漏处月湾湾。

东坡妙喜无人识,往往神游在世间。

(0)

避暑自应归故国,无端依旧入扬州。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