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数(bǎi shù)的意思:指众多、许多。形容数量多。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城池(chéng chí)的意思:城池指的是城市的城墙和城门,引申为城市的防御力量和稳固程度。在成语中,城池常用来比喻一个人或组织的实力和能力。
断河(duàn hé)的意思:指河流断绝,形容水流断续不通畅。
过客(guò kè)的意思:指短暂经过的人或事物,比喻来去匆匆,不久停留的人。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荒野(huāng yě)的意思:指人烟稀少、草木丛生的地方,也比喻事物的状况艰难或处境困苦。
去来(qù lái)的意思:指人来去的动作或事物的往来。
危堞(wēi dié)的意思:形容局势危险,情况严峻。
问遗(wèn yí)的意思:询问已故之人的遗言或意见。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野色(yě sè)的意思:指自然界中的美丽景色,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风采。
遗宫(yí gōng)的意思:指已经毁坏或废弃的宫殿或宫廷遗址。
一旦(yī dàn)的意思:表示某种情况一旦发生就会引起重大的变化或后果。
- 注释
- 七百数:指一个很大的数字,用来形容时间或事件的长久或众多。
穷:尽头,这里指结束、空无。
城池:城墙和护城河,泛指城市或城堡。
一旦:一天之间,形容时间很短。
夕阳:傍晚的太阳。
唯:只,仅仅。
照草:照耀着荒草,暗示城市的荒凉。
危堞:高而危险的城墙。
不胜风:承受不了风的侵袭,比喻破败不堪。
岸断:河岸崩塌断裂。
河声别:河水因河道改变声音也不同,象征变化巨大。
田荒:田地荒废。
野色:野外的景色。
去来:来来往往的人们。
过客:短暂经过的行人,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遗宫:被废弃的宫殿,象征往昔的辉煌不再。
- 翻译
- 即使数到七百也终会穷尽,城池在旦夕之间变得空荡。
夕阳仅仅照耀着荒草,高耸的城墙也抵挡不住寒风。
河岸崩塌后河流改道,声响迥异,田野荒芜与野地颜色相同。
人们来来去去都只是过客,哪里还能寻问那遗弃的宫殿呢?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和一种历史沧桑的情感,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来反映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悲凉。诗人许棠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废墟图,让读者仿佛能听见那远去的河声,感受到那被风吹拂的孤独。
"七百数还穷" 开篇便设定了一个荒凉的场景,七百户人家已经沦为贫困,这里的“穷”字用得极好,不仅描绘了物质上的贫瘠,也暗示了一种精神上的凄凉。接着“城池一旦空”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感觉,一座繁华过的城池,如今却是人去楼空,给人以巨大的历史冲击感。
"夕阳唯照草,危堞不胜风" 这两句用夕阳和草来衬托废墟,夕阳之下,只有杂草在摇曳,昔日的城墙如今只能任凭风去吹打,显得如此脆弱无力。这景象既是自然景观的写实,也是历史变迁的隐喻。
"岸断河声别,田荒野色同" 河岸破败,河水的声音也随之变得陌生,而田地则荒芜一片,连野地的颜色都变得单调无比。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时间流逝和历史遗留下来的淡漠感。
"去来皆过客,何处问遗宫。"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个人的感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都只是匆匆过客,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又怎能找到那已经消失的辉煌呢?诗人似乎在问自己,也是在问世间万物。
整首诗通过对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对于过往的无奈与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觉非诗
晨兴正冠裳,端居俨若思。
先哲有遗训,兢兢常在兹。
贤哉蘧伯玉,五十始知非。
是非日相仍,何以决群疑。
四勿我裘领,三省我蓍龟。
衡以较重轻,鉴以别妍媸。
直者不可枉,白者不可缁。
愿言保终始,中心毋自欺。
- 诗词赏析